•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核能安全的共同责任
  • 此时此刻,
    投资者保护机制体现在哪里?
  • 一片叫难声也许就是机会
  • 德拉吉维护欧元的承诺有多少实质性内容
  • 企业大宗海外并购如何有为与不为
  • 庐山:赶走山民迎富豪?
  •  
    2012年7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观点·专栏
    核能安全的共同责任
    此时此刻,
    投资者保护机制体现在哪里?
    一片叫难声也许就是机会
    德拉吉维护欧元的承诺有多少实质性内容
    企业大宗海外并购如何有为与不为
    庐山:赶走山民迎富豪?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德拉吉维护欧元的承诺有多少实质性内容
    2012-07-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王 勇

      

      欧洲央行(ECB)行长德拉吉上周在英国伦敦的投资会议上承诺,“在我们的职责范围内,欧洲央行已经做好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去维护欧元。”此言一出,欧洲市场信心被急速提升,欧元顿时表现抢眼。欧元兑美元立马突破1.23的关口到1.2302,上涨了1.28%。不过,笔者反倒认为,这怎么看都像是德拉吉为欧元打了一剂“强心针”,不起根本作用。为维护欧元稳定,欧洲央行应有更大作为。

      近两年多来,为解决欧债危机和拯救欧元,欧洲央行动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在不断增多。一是降息,经过了三次降息共75个基点后,眼下利率已落至0.75%。而历史上欧洲央行利率最低是1.0%。7月5日,德拉吉宣布维持“利率走廊”不变,但却首次将隔夜存款利率降到“零利率”。二是联手四大央行注入流动性。去年年底前,欧洲央行、美联储、瑞士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协同执行了三次美元流动性招标操作,以便为欧洲银行业注入美元流动性。这是欧洲央行每周美元互换操作的补充。新流动性招标采用有合格抵押品作担保的固定利率回购协议,并将足额分配资金。三是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去年12月第一轮LTRO为4892亿欧元,共523家银行竞标。今年2月,第二轮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总规模5295亿欧元,共800家银行竞标。根据LTRO相关规定,银行可使用抵押品以1%的固定再融资利率,获得欧洲央行的贷款。四是进一步放松贷款管制。五是购买银行债券。六是注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尽管欧洲央行本身无法做到,但17个欧元区的央行可以印钞并存入IMF控制的基金账户,用以解决危机。这是欧盟条约中唯一允许各国央行将资金输送至政府的方法。通过上述操作,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已扩张至3.26万亿欧元。

      无奈,欧洲央行费尽心机,欧债危机反而愈演愈烈,并且欧元区也已越来越深地陷入“债务危机与财政紧缩螺旋”以及“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螺旋”之中。所谓“债务危机与财政紧缩螺旋”,即债务规模过大需要财政紧缩,但财政紧缩导致经济衰退收入减少,更无法偿还旧有的庞大债务,只能通过借更多的债来还旧债,这种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将导致经济自由落体式下降。而“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螺旋”是指无论是希腊、意大利式的主权债务带动银行危机,还是西班牙、爱尔兰式的银行坏账引发主权债务危机,“恶性循环”已成笼罩在欧元区上空的阴影,挥之不去。正是这两种螺旋,拖累欧洲经济每况愈下。鉴于欧元区拥有AAA最高主权信用评级的德国、荷兰和卢森堡三国的评级展望由稳定降至负面,欧洲银行业不能不“现金为王”,惜贷严重,甚至在进一步加大去杠杆化力度,通过减少所持有的美国资产开始大规模撤出美国市场。

      如今,德拉吉“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欧元的承诺,似也暗示了欧洲央行接下来可能采取更激烈的措施。据彭博社报道,德拉吉可能在8月2日欧洲央行理事会会议前会晤德央行行长魏德曼,他倾向于授予欧洲稳定基金(ESM)银行执照,并提议可采取购买国债、降息和推出新LTRO(长期再融资操作)等行动。如果这样,那还是原来货币政策工具的继续使用而已,假如 ESM 能获得银行牌照,那么该基金就可以从欧洲央行获得贷款,进而壮大基金实力,这项措施倒有新意。

      归根结底,只有经济稳,财政和金融才能稳,而财政和金融稳,欧元才能稳。所以,就欧洲央行而言,尽管其货币政策基本目标是稳定物价,稳定欧元,但在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也应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目标,尽快变以往被动地稳货币、稳物价为积极地促进经济增长。为此,欧洲央行应设法消除传统的理念羁绊,使货币政策立场以理想的方式传导到实体经济发展上,或许该将常规工具与非常规工具配合使用,打出货币政策“组合拳”。欧洲央行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独立地去确定是采用常规还是非常规工具,不一定受传统操作方式的束缚,应该既可以任选一种工具,也可以双管甚至多管齐下。究竟是否采取常规工具,取决于对欧元稳定前景的看法;是否采取非常规工具,则依照货币政策通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传导的有效程度而定。当然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加快修订《马约》,以解除对欧洲央行政策手脚的束缚,推出单一金融机构监管机制,让欧洲央行参与到这一机制中来,并直接参与对欧洲银行的资本重组,从而使货币联盟尽快转变为金融联盟,加速欧元区一体化进程。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