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焦点
  • 5:焦点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路演回放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市场
  • A8:研究·市场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专 版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阳光私募首现年内资产“负增长”
  • 投资货基求稳不求“狠”
    聪明理财首选老牌货基
  • 保险公司“上”淘宝叫卖
  • 银行理财主打低风险 结构性产品转型资产配置
  • 铁道债发行遇冷利率陡升 信用债牛尾氛围浓重
  •  
    2012年8月1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阳光私募首现年内资产“负增长”
    投资货基求稳不求“狠”
    聪明理财首选老牌货基
    保险公司“上”淘宝叫卖
    银行理财主打低风险 结构性产品转型资产配置
    铁道债发行遇冷利率陡升 信用债牛尾氛围浓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行理财主打低风险 结构性产品转型资产配置
    2012-08-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邹靓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邹靓 ○编辑 张亦文

      

      周一凌晨,欧元兑美元又一次从高点回落,开始下跌趋势,收盘报跌幅0.5%。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显示,1欧元兑人民币7.7627,较上一交易日下调207个基点。对欧元未来的担忧时刻扰动着汇市炒家的神经,但对于挂钩汇率的结构性银行理财的投资者来说,一切都还云淡风轻。并非银行客户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强,而在于,如今的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大多已经褪去高风险博高收益的外衣,成为一种资产配置产品。

      低风险博彩

      观察2012年的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和金融危机前相比已经是另一番天地。在外资行爆炒结构性产品的2007年,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曾被誉为“富翁割肉机”,不仅见诸报端广受诟病,还多番被诉诸法庭。

      金融危机之后,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者们意识到,传统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因其专业性要求极高,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才催生了如今新版的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之所以说他新,是因为如今的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绝大部分已经是保本型产品,其中不乏保证收益型产品,这在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不过,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也保留了其“博彩”的本性,除相对高收益与几近零收益之外并无第三种选择。今年上半年到期且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8083款银行理财产品中,结构性产品不仅收益分化明显,且占据了收益榜单的两端,实际收益最好和最差的产品均为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

      “现在的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之所以能做到保本,是因为他有一部分资产是投资固定收益市场的,真正用来做挂钩的资产配比有可能很小。”普益财富银行理财分析师叶林峰表示,也正因为有部分资产用于投资固定收益市场,可供观察的新发行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在近两个月预期收益率持续走低,仅6月份就较前一月跌了100个基点,“这主要和降息导致固定收益市场收益下滑有关”。

      不适合普通投资者

      尽管如今的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大多已没有损失本金的风险,但具体到投资者最终能获得的收益,仍然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毕竟投资是有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的。

      结构性产品在设计上取决于挂钩资产在存续期内的表现,根据挂钩资产的属性,可以细分为外汇挂钩类、指数挂钩类、股票挂钩类、商品挂钩类等。今年以来国内市场上可见的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中,挂钩汇率、利率、股票的占了大多数,光挂钩汇率的就占了四成,其余也有挂钩黄金、农产品价格等。

      最多的结构性产品设计是单触式看涨或看跌,如单触式看涨即为设置某个较高的触发点,若挂钩标的在产品终止日或存续期间触及或高于触发点,投资者可获得最高收益,若没有触及触发点,则获得最低收益;也可反向设置。

      “虽然大多数银行在产品设计时会有看涨或看跌的倾向,但是推介给客户的时候,最终还是要由客户来决定是否购买,这就要求客户要对挂钩标的的市场走向有一个明确的判断,一般的投资者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性,自然也并不适合购买结构性产品。”普益财富分析师吴泞江如此认为。

      专业队员试手

      如今像“渣打银行(中国)·2008年代客境外理财系列美国石油指数基金QDSN0809CI人民币款”那样的产品已经不多见,当年,该产品曾因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最终亏损超过50%;较多的是像“招商银行·焦点联动系列之黄金表现联动理财计划(104009)”这样在黄金市场踏错了节奏的产品,以及像“工商银行·高净值客户专属人民币理财产品(CN1M1208)”这样条款宽松几乎稳赚的产品。

      一长期在恒生银行购买挂钩汇率结构性产品的秦姓客户这样告诉记者,“我买结构性产品就是为了练练手,想炒汇但是风险太大,我对汇率市场的判断还不怎么有信心,买结构性产品至少是保本的,而且有银行帮忙分析把关,我也先积累些经验。”

      据恒生银行、渣打银行理财客户经理介绍,像这样想借结构性产品练手的客户不少,“本质上他们是不想担风险的,但又想赚比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更高的收益,那就先买些结构性产品熟悉下市场。”

      但在叶林峰看来,与其说投资者是在试手,不如说现在的结构性产品已经是做资产配置不错的选择。“除了挂钩股票的波动会比较大,其余挂钩汇率、黄金的都还算稳健,今年挂钩石油价格的几乎没有,总体来说,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已经是个小众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