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要闻
  • 4:焦点
  • 5:焦点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路演回放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市场
  • A8:研究·市场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专 版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市场动态
  • 业内人士呼唤现货价格指数期货平台
  • 标准放宽 门槛直降 券商打响QFII资源争夺战
  • 成交量恐继续萎缩
  • 欧美释放流动性预期升温 国内白银期货大涨2%
  •  
    2012年8月1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市场动态
    业内人士呼唤现货价格指数期货平台
    标准放宽 门槛直降 券商打响QFII资源争夺战
    成交量恐继续萎缩
    欧美释放流动性预期升温 国内白银期货大涨2%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标准放宽 门槛直降 券商打响QFII资源争夺战
    2012-08-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晓涵 ○编辑 李剑锋
      郭晨凯 制图

      标准放宽 门槛直降

      券商打响QFII资源争夺战

      ⊙记者 钱晓涵 ○编辑 李剑锋

      

      素来以神秘面目示人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今年却意外成为A股市场最强的一支生力军。

      上周末,证监会发布《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大幅放宽QFII投资额度的申请标准,此举引起业内高度关注。本报记者获悉,QFII新规颁布仅两天,内地多家证券公司已召开专项会议,围绕如何吸引QFII资金等话题进行研讨,并开始着手制定相关工作计划。毫无疑问,这支逐渐壮大的A股“海外兵团”,未来将成为各大券商竞相争夺服务的对象。

      今年以来,A股二级市场表现不景气,沪深股市接连下挫,大盘一举创出了三年多以来的新低。股市交投清淡,券商的日子自然不好过,经纪业务收入的直线下降,导致部分券商上半年经营陷入亏损。在熊市背景下如何寻找新的增量资金,成为各大券商最头疼的事。

      QFII无疑是今年证券市场最大的“新资金”。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共有149家QFII,拿到了285.33亿美元的投资额度,较2011年年末出现明显增长。部分拿到QFII额度的外资机构说干就干,在很短地时间内宣布“满仓”操作,这让一些券商感到兴奋不已。

      “按照监管部门今年4月的官方说法,QFII未来的可投资额度,将从现有的不足300亿美元,提升至800亿美元。”某大型券商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块蛋糕看得见,摸得着,只要努力去做,一定能获得不错的回报。

      证监会的最新规定大大降低了境外金融机构申请QFII投资额度的审批条件,申请QFII额度的境外资产管理机构和保险公司成立年限和管理资产规模,分别从原来的5年、50亿美元下调为2年、5亿美元;境外证券公司经营业务年限从30年大幅调低至5年,净资产和管理资产规模要求也较之前下降一半;对境外其他投资者的成立年限和管理资产规模的要求也分别从5年、50亿美元下调为2年、5亿美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些标准放宽后,必然会吸引更多的QFII进入中国内地证券市场。

      并非所有的券商都能顺利分享到QFII扩容带来的“盛宴”。据了解,中信、中金、申银万国是多年来QFII最青睐的三条交易跑道,其他券商无论是在实力上还是口碑上,都存在一定差距。

      不过,证监会最新发布的规定,允许每家QFII分别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委托3家境内券商进行证券交易。这令券商在争夺QFII“分仓”的时候,有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中信、中金、申万这三家券商呈鼎足之势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目前想要打破这样的格局还比较困难。”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服务QFII与服务其他机构投资者有所不同,投入较大,回报却有限。“在研发上,你肯定要提供英文报告;在技术上,系统要不断跟新保持领先;在人力上,英语素养与券业基本功扎实的人才储备要足够。这些都要支付较高的成本,但实际上,QFII大多奉行价值投资,交易换手率很低,服务QFII能赚到的钱,远远少于公募基金、保险、私募等各类机构投资者。”出于种种考虑,愿意长期在QFII业务上保持较高投入的券商并不多,而这也成为QFII资源长期集中在个别券商手中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