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观致撇清与奇瑞关系意欲何为
  • 欧洲车市陷困境 大众独善其身被控“屠杀”
  • 推手
  •  
    2012年8月2日   按日期查找
    T2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2版:汽车周刊
    观致撇清与奇瑞关系意欲何为
    欧洲车市陷困境 大众独善其身被控“屠杀”
    推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推手
    2012-08-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蒋芳

      冷观察

      ⊙蒋芳

      

      随着观致汽车首款产品细节和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逐渐披露,观致汽车与其供应商麦格纳斯太尔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展现在公众面前。麦格纳斯太尔不仅仅为观致汽车的产品提供零部件,同时还提供产品的全部工程开发,甚至,观致汽车全新打造的模块化平台也是出自麦格纳斯太尔之手。

      研发中心之谜

      在观致汽车的官方新闻稿中这样提到:“通过与供应商的通力协作,观致汽车现已拥有3个设计中心,分别位于慕尼黑(德国)、格拉兹(奥地利)和上海(中国),并且在上海设有研发中心。”

      据了解,观致汽车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其实就设在位于嘉定区的麦格纳斯太尔中国工程中心内。该工程中心是于2011年9月8日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可容纳约500名员工,同时新增了原型制造车间,用于为新车原型所需的零件和设备进行试验,每周可生产8辆原型车。

      观致汽车就对外宣称,其在上海嘉定建立了研发中心的时间,距离嘉定区麦格纳斯太尔中国工程中心建成的时间,不到两个月。据观致汽车高级公关经理潘家骅透露,观致汽车正是租用了该原型制造车间作为产品研发和工程试验之用。

      做宝马与造观致

      虽然早在上世纪70年代,麦格纳斯太尔便开始为整车企业提供代工服务,但是其声名鹊起却是因为全权负责了宝马X3的全部工程开发和生产。此后,麦格纳斯太尔以零部件供应商和独立汽车研发机构的双重身份进入中国掘金。自2004年进入中国以来,麦格纳斯太尔已经为包括一汽红旗、广汽乘用车、一汽大众、东风风神、华晨汽车在内的数家整车企业提供过相关汽车工程方面的服务。然而,独立打造全新的生产平台,对于麦格纳斯太尔来说尚属首次。

      2000年,麦格纳斯太尔在为宝马打造X3时,宝马不但提供了30人的工程师团队帮助梳理整个开发流程,同时在开发设计前,还为麦格纳斯太尔的团队在宝马的工厂和研发中心提供了为期4周的全面培训。当时,整个行业都在关注这件事,因为此前从未有企业把自己品牌的车型交给别人开发并且生产。据了解,麦格纳斯太尔当时集结了超过500名工程师来完成这一项目,这个数字在当时几乎超过了其工程师总人数的一半。

      据了解,麦格纳斯太尔中国目前拥有工程师人数仅200余人,对于其能否胜任这样庞大的工程研发还是个未知数。“因此,我们是跟麦格纳斯太尔全球签的约,主要的研发都在欧洲做。”潘家骅解释,“参与研发的工程师人数在300人左右。”

      宝马X3单个车型的工程开发即需要500位工程师,而观致汽车整个全新模块化平台的打造,加上首款车型GQ3的研发,仅仅300位工程师就可以胜任?这个我们不敢妄加揣测,毕竟观致不是宝马,只能说,不管懂不懂汽车制造,如果仅仅从工程的大小与人数配比上来讲,似乎不得不提出质疑。

      不过,有些声音倒值得注意。在调查中,我们遭遇与观致配合的供应商,该供应商抱怨连连——生产节点延后、技术细节屡屡变更。这反映出技术的严谨,还是新手的慌乱?我们仍在关注。

      (作者系业内资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