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圆桌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价值
  • A6:数据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市场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北京一私募深陷“净值门”
    或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 抄底股市增厚收益
    银信理财产品大肆建仓基金股票
  • 机会“跌”出来 资金介入分级基金稳健份额
  • 债市牛尾氛围日趋浓重 部分债基调仓瞄准可转债
  • 12西安浐灞债今起发行
  • 鹏华基金:
    配置美元资产正当时
  •  
    2012年8月3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北京一私募深陷“净值门”
    或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抄底股市增厚收益
    银信理财产品大肆建仓基金股票
    机会“跌”出来 资金介入分级基金稳健份额
    债市牛尾氛围日趋浓重 部分债基调仓瞄准可转债
    12西安浐灞债今起发行
    鹏华基金:
    配置美元资产正当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北京一私募深陷“净值门”
    或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2012-08-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俊岭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张亦文

      

      跌跌不休的二级市场,让私募行业遭遇空前的“清盘危机”,同时也正遭遇一场虚假编制净值蒙骗投资者的信任危机。

      记者日前获悉,北京天合财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一位投资人对外透露,其2011年8月份成立的首期基金产品已经出现严重亏损,但对外披露的净值仍在1元以上。

      公开资料显示,天合财信注册于2007年7月18日,注册资本1000万,目前共发行两期产品,一期成立于2011年8月,二期则成立于2012年2月20日。

      据好买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天合财信一期、二期的净值分别为1.283元和1.0027元。

      不过,据多位天合财信知情人士透露,上述产品实际情况则是“亏损相当严重”,其中一位客户在微博上爆料称,损失最严重的是境外代客理财,高达51%。

      此外,据媒体报道,目前还有约二十多位受损客户正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维权,其中不乏按照上述虚假净值买入的,“天合财信”也因此被质疑“自制净值欺骗投资者”。但截至记者发稿,天合财信公司并未对此做出正式回应。

      事实上,天合财信暴露的“净值门”丑闻并非个案,此前也有爆出某私募公司在自家网站上修改净值欺骗投资者的案例。

      “之所以会出现管理人谎报净值的事件,一方面反映出基金管理人自身的职业道德沦丧,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国私募基金在监管上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对此,好买基金分析师李歆对记者表示,新《基金法》修订草案将私募基金纳入监管后,有望改善当前私募基金混乱局面。

      在私募近期频频遭遇各种危机的背后,则是资本市场连绵不绝的熊市行情。

      据融智评级最新报告显示,8月份中国对冲基金经理信心指数为109.25,较上月下降9.45点,降幅为7.96%,已创自2011年6月以来新低,目前基金经理对A股市场信心处于历史低位,其中计划减仓的私募占比较上月增幅为1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