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圆桌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价值
  • A6:数据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市场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北京一私募深陷“净值门”
    或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 抄底股市增厚收益
    银信理财产品大肆建仓基金股票
  • 机会“跌”出来 资金介入分级基金稳健份额
  • 债市牛尾氛围日趋浓重 部分债基调仓瞄准可转债
  • 12西安浐灞债今起发行
  • 鹏华基金:
    配置美元资产正当时
  •  
    2012年8月3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北京一私募深陷“净值门”
    或引发行业信任危机
    抄底股市增厚收益
    银信理财产品大肆建仓基金股票
    机会“跌”出来 资金介入分级基金稳健份额
    债市牛尾氛围日趋浓重 部分债基调仓瞄准可转债
    12西安浐灞债今起发行
    鹏华基金:
    配置美元资产正当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抄底股市增厚收益
    银信理财产品大肆建仓基金股票
    2012-08-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邹靓 ○编辑 张亦文

      4.96%

      包含“股票”或“基金”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7月份收益率不仅高于理财产品整体平均预期收益率,更是高出银信合作理财产品0.33个百分点,达到了4.96%。

      ⊙记者 邹靓 ○编辑 张亦文

      

      遭遇央行两度降息的冲击,银行理财产品在最近两个月里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困则思变”,商业银行开始借由银信合作寻求收益率向上突破。数据显示,7月以来,新发行的银信合作产品在银行理财产品中的占比已攀升至40.58%,尤其是投向中包含“基金”、“股票”的产品增势尤其迅猛。

      这一逆向趋势的背后,是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迫于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压力,为留住客户和资金做出的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银行理财资金对A股市场筑底成功的信心。总体来看,投向中包含“基金”、“股票”的产品预期收益率不仅高于整体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更是高出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超过0.3个百分点。

      

      降息催“升”银信合作

      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经过央行两度降息,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由1-6月的4.83%降至7月的4.34%,其主要原因在于资金成本中枢下行导致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下滑。

      7月21日至7月27日一周,1个月以下、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年以上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产品收益率分别仅有3.46%、4.22%、4.40%、4.27%、5.15%。与之相关的保本型结构性产品预期收益率也顺势下跌,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水平较降息前大幅下滑。

      为避免客户和资金流失,商业银行纷纷重拾银信合作渠道,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再度发力,新发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占比不断上升。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一直是银行理财产品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2008年和2009年占据了整个银行理财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监管层对该类业务的重点监管以及一些违规操作被禁止,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经历了一个低谷期,产品占理财产品总数的比重从2009年鼎盛时期的54.95%下滑到2010年的37.07%和2011年的32.20%。

      今年上半年,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占比达到36.73%,大有卷土重来之势。这一逆市动作在7月表现得更为明显,截至7月30日,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占比已攀升至40.58%。

      

      投向股票基金产品受宠

      ■

      从发行银行类型来看,银信合作理财市场中的主力是国有商业银行,这与2008年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鼎盛时期已经有很大不同。但在7月,股份制银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占比再度超过50%,达到54.60%,成为发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最多的银行,城商行趋势类似。

      分析人士指出,相较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而言,中小银行采取了更多积极的措施来维持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中小银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较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更加严峻。

      从收益率情况来看,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高于整体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0.2-0.3个百分点左右。2012年1-6月,理财产品整体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3%,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0%;7月(截至7月30日)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为4.34%,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为4.63%。

      虽然各个银行在长期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优势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资金投向偏好。但通过数据不难发现,投向中包含“基金”、“股票”的产品在降息后普遍更受银行青睐。

      以光大银行和工商银行为例,2012年,光大银行偏好的资金投向由此前的“信托贷款、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组合转为“股票、基金、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组合,所有产品中,资金投向包含“股票”或“基金”的产品占比达到84.51%。仅7月份,光大银行发行的118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包含“股票”或“基金”的产品就有113款,占比95.76%。

      工商银行的资金投向包含“基金”的产品占比在2011年为43.40%,2012年1-7月为54.23%,是占比最大的产品类型。仅7月发行的94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包含“股票”或“基金”的产品有65款,占比69.14%。

      总体来看,包含“股票”或“基金”的产品占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比重,7月为38.06%,而在1-6月仅为17.98%。其7月份的收益率不仅高于理财产品整体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更是高出银信合作理财产品0.33个百分点,达到了4.96%。来自工行、光大、建行等商业银行的多位理财经理表示,这种相对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目前颇受投资者的欢迎。

      分析人士指出,更多银行理财资金借道信托投资可转债或是打新股,是迫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下行的压力。A股市场目前正处于震荡筑底过程,投向基金、股票的理财产品可获得相对较高收益的可能性正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