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圆桌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价值
  • A6:数据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市场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尤须重建契约精神
  • 升级发展理念先要摆脱投资依赖症
  • 甚荒唐!冒牌储蓄所居然无碍运行六年
  • 漫漫跌市下强化投资者利益保护几点提议
  • 成功企业家的性格组合
  • 商业地产
    绝非楼市调控“避风港”
  •  
    2012年8月3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观点·专栏
    尤须重建契约精神
    升级发展理念先要摆脱投资依赖症
    甚荒唐!冒牌储蓄所居然无碍运行六年
    漫漫跌市下强化投资者利益保护几点提议
    成功企业家的性格组合
    商业地产
    绝非楼市调控“避风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成功企业家的性格组合
    2012-08-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国旺
      李国旺

      ——国学与现代资本市场漫谈之三十

      性格决定命运,也决定企业家事业的高度与广度。大凡成功的企业家,必然具有成功的“性格组合”,或者说,企业家的“性格组合”决定了其管理企业能否创造价值、能否发展壮大。企业只有能创造价值并持续发展,才是投资者真正需要寻找的投资目标。按国学的讲法,成功的性格要素有十项,由此而论,成功的企业家,至少要具备其中一项优良性格。

      一曰具大格局。孟子提出,人要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大格局,才能容纳不同人才,才能聚合不同要素,才能摆脱蝇头小利的束缚。培养大格局者,先要养成正气,才有可能。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要善“养浩然之气”。诸葛亮认为,大格局和浩然正气来源于“忠君爱国,守正恶邪”,换用今天的说法,即爱国主义和日常对正义的坚持。

      二曰不怕挫折。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成败乃人生常事,企业家遇到挫折不动摇,不消极,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动能,最终促成“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转变。所以孟子特别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功的企业家尤其该如此。真正能成就大业的企业家,认为挫折如佛家讲的“逆增上缘”,是磨炼自己意志的机会,故而不怨天不尤人,积极面对人生的困境。

      三曰自我觉悟。企业家可以通过攻读EMBA,通过“回炉”将管理经营经验与学术理论重新嫁接,但成功企业家更重要的还在实践中自我“觉悟”,因为真正的智慧是“不可说”的,自然也无法从课堂上学习到。孟子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诸葛亮也认为:“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洋洋万言,其实无用。

      四曰“人和”为本。孟子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名言,而“人和”是企业家事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孟子还说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所以,企业家要实现“人和”,还需要个体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以“得道”为目标,在生意场上,得道就是得客户之心,以客户之心“观照”自身言行,满足客户之心,就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五曰修身齐家。“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后院起火,往往是企业家从成功峰顶跌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守身是“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齐家的核心是讲孝道,亲父母,守本分,只有以孝齐家者,企业家才可能向外扩展事业。孟子反复告诫:“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只有修身齐家,企业家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事亲至孝,待人以诚,对人问心无愧,胸怀坦荡的企业家,自然可以专心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六曰慈悲为怀。慈是给别人带来快乐,悲是帮助别人拔除痛苦。关注天下众生的慈悲胸怀,正如孟子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者,自然“天下可运于掌”。因为“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如果像关心自己家人一样关心天下老幼病弱者的需求,帮助老幼病弱者离苦得乐,这样的企业家所管理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与提供的服务,人们自然会很放心。

      七曰惠民利民。正如老子教导的一样,“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企业家不能以自身利益为中心,而只能以天下百姓的利益为中心,以天下百姓的日常生活得到满足而满足,利民与惠民,就会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企业家面对的市场就会无限广阔。

      八曰发挥善性。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仁之“四端”,说明人性之善与生俱来,人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善意,如果企业家以善意待人,其言行通过珠网般的关系乘数扩散,就会形成正面的巨大能量,构建起良好的客户关系。

      九曰忧患意识。历史上仁人志士无不在困境中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成功:“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忧患意识可保证企业家常备不懈,储备各种危机解决方案,应对各种风险。

      十曰审时度势。孟子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时势变化基于时空结构的周期变化之中,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因此,只有顺应时间周期,才能避免逆天而行在周期性泡沫中粉身碎骨的危机。所谓“天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孟子特别提醒:“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企业家只有顺应时势,才能借力,才能造“势”,抓住企业发展的良机。

      (作者系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