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专版
  • 10:专 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FII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理财
  • A11:基金·特别报道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海外
  • 风险已获阶段性释放
    积极寻找结构性“V”形机会
  • 欧美战上轨频现逆转
    A股觅支撑双星止跌
  • 大盘或继续拉锯反复
  • 量能决定反弹高度
  • 多空对峙 超跌反弹将遇阻力
  • 将展开一轮超跌反弹
  •  
    2012年8月6日   按日期查找
    7版:市场趋势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市场趋势
    风险已获阶段性释放
    积极寻找结构性“V”形机会
    欧美战上轨频现逆转
    A股觅支撑双星止跌
    大盘或继续拉锯反复
    量能决定反弹高度
    多空对峙 超跌反弹将遇阻力
    将展开一轮超跌反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风险已获阶段性释放
    积极寻找结构性“V”形机会
    2012-08-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结构性“V”形机会大致分布在三个方面:一是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以及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50%的个股值得自下而上地跟踪;二是7月份获产业资本大幅净增持的上市公司蕴含潜在亮点,可能远比“估值底”更靠谱;三是“消费+新兴产业”中的事件驱动可能提供局部机会。

      ⊙上海证券研究所 屠骏

      

      在6月初我们曾经指出,要敬畏“政策底”到“经济底”之间的市场杀伤力,在未来两三个月之内,应该做好打响“2000点”保卫战的心理准备。目前站在8月初与2130点附近这样的时点上,与当时相比,经济与政策变化依然未超预期,但结构性的风险已经得到阶段性的释放,在这样一种整体与局部的矛盾状态中,我们的策略建议是:在“2000点”保卫战警报未解除的“L”形中,可以开始积极寻找结构性的“V”形机会。

      

      基本面尚不支持系统性趋势机会

      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定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此前一直提的说法,并未超预期。此前提及稳投资是关键,此次更强调扩大有效投资,并没有释放特别强烈稳增长的政策信号和措施安排。

      8月9日,统计局将发布7月份CPI、PPI、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运行数据。7月份CPI同比涨幅重回“1”时代已经成为市场一致预期,于是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更大成了主流逻辑。但央行发布今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受到基数降低等影响,8月份后同比CPI有可能出现一定回升。并且当前物价对需求扩张仍比较敏感,扩张性政策刺激增长的效应可能下降、刺激通胀的效应则在增强。因此,出于政策前瞻性的考虑,7月份CPI同比涨幅重回“1”时代带来的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未必有市场想象中的那么大。相反,PPI的持续回落不免会加深对宏观经济面临通缩风险的担忧。

      回到股市政策,上周末证监会召开新闻通气会称,停发新股对提振二级市场的作用有限,并澄清了印花税将下调的传闻。同时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我们认为,政策动向使利好预期落空,虽然不至于形成市场杀伤力,但基本抵消了上周证监会三次表态力撑A股投资价值的积极效应。

      我们始终认为,在经济结构调整漫长过程中,短期可能看到的经济增速见底也是“伪复苏”,A股市场来自宏观经济的压力,其实是短期经济探底与长期转型前景不明双重忧虑的叠加。所以市场短期趋势变化的主导因素并非经济,政策才是第一变量。年初时我们就指出,今年的最大风险因素是市场低估政府对经济政策下滑的容忍度。很明显,目前政策不能提供系统性趋势机会的推动力。或许,作为经济滞后指标的就业形势是观察下一步“稳增长”政策力度变化的领先指标。

      结构性“V”形机会分布在三个方面

      在“2000点”保卫战警报未解除的“L”形中,积极寻找结构性“V”形机会。上述策略建议的前提,是我们判断两大事件目前已经导致市场结构性风险阶段性释放。首先,7月27日,上交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对退市股票交易行为以及ST股的涨跌幅限制重新界定,进一步释放了ST板块与绩差股的价值回归风险;其次,半年报密集披露期令个股“业绩地雷”相继引爆,市场悲观预期引导的结构性风险释放进入尾声。

      基于此,我们认为结构性“V”形机会大致会分布在下述三方面。首先,我们预计中小创业板半年报业绩同比增速在-4%和-8%之间,全部A股非金融企业则预计半年报业绩下滑15%,8月中下旬个股业绩风险的零星杀跌动力仍在,但在已披露中期业绩的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以及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50%的个股分别有63家与133家,其中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交叉品种,值得自下而上地跟踪;其次,7月份重要股东(持股大于5%)增持总额为8.4亿元,合计增持股数为1.12亿股;而股东减持总额为42.14亿元,合计减持股数为3.21亿股。由此计算,重要股东在7月的净减持额达到了33.65亿元。因此,整体看,当前产业资本的交易行为不支持金融资本的所谓整体性“估值底”。但是,7月份产业资本用真金白银大幅净增持的上市公司的蕴含的潜在亮点,可能远比“估值底”更靠谱。最后,“消费+新兴产业”中的事件驱动可能提供局部机会。从长远看,这里可能蕴含市场对经济转型新驱动产业的憧憬,但目前只是交易性机会。虽然苹果公司二季度财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低于预期,但三季度末四季度初,iPhone5和iPad MINI的发布,苹果第四季度的出货量仍值得期待,以涉及苹果产业链上市公司为代表的电子消费行业存在阶段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