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专版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银行股:泥泞的沼泽?还是即将绽放的玫瑰?
  • 中国银行业的壁垒还将长期存在
  • 矫枉必然过正:
    对银行业认识的群体性错误
  • 巴菲特投资银行股的三大逻辑分析
  • 当心银行股的低估值“陷阱”
  • 银行股短期有交易机会
    趋势机会尚待观察
  • 风险提示
  • 研究会互动
  •  
    2012年8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专版
    银行股:泥泞的沼泽?还是即将绽放的玫瑰?
    中国银行业的壁垒还将长期存在
    矫枉必然过正:
    对银行业认识的群体性错误
    巴菲特投资银行股的三大逻辑分析
    当心银行股的低估值“陷阱”
    银行股短期有交易机会
    趋势机会尚待观察
    风险提示
    研究会互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矫枉必然过正:
    对银行业认识的群体性错误
    2012-08-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陈理

      

      纵观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多年的历史,对银行业的认识有多次矫枉过正,数度发生群体性错误。

      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的90年代。当时深发展的靓丽表现引发了对银行业认识的第一次群体性错误。深发展虽是高成长股的典型,但在盲目乐观的思想主导下,导致1999年底浦发银行上市高开29.5元,并由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熊途。

      第二次发生在2005年-2007年。以招行、浦发、民生为代表的银行股股价近十倍的上涨,再次引发了市场对银行业认识的群体性错误。招行股价曾达到市盈率30多倍,市净率6倍多。而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银行股调整了五年。

      第三次就是这次。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房地产泡沫、银行业的周期性、利率改革和高杠杆的风险暴露等因素,导致银行的股票市值接近甚至跌破净资产,动态市盈率低至5倍以下。

      而笔者认为当前股价已经反映了上述预期,而且偏离了客观的轨道。

      第一,关于房产泡沫,虽然十分危险,但应看到国家已找到了控制方法。另外从银行压力测试看,即使房价下跌30%左右,风险依然可控。中国的房产按揭贷款和美国次贷不一样,抵押比例高。

      第二,关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虽的确隐藏着较大风险,但银监会介入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银行三方签协议,在发展中将逐步加以解决。

      第三,关于经济下行带来贷款不良率上升的担忧,笔者认为有此担忧是正确的,但市场估值已经完全反映了这些担忧,担忧过头也是错的。笔者曾按照巴菲特的方法,对几家股份制银行做过压力测试,即使在经济危机的极端情况下,贷款不良率达到10%,不良贷款中的坏账损失率(包括被放弃的利息)达到30%,银行的税前利润和不良贷款准备金两道防线完全可以覆盖其损失,不会导致第三道防线即银行股东权益的损失。

      第四,关于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市场的担心虽有道理,但其中亦不乏误解和担心过头之处。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渐进性的。况且,利率市场化并不会必然导致息差降低,从美国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就可以看出。而银行也会主动地进行创新和业务模式的转变,来提高贷款收益水平。

      此外,判断银行是否值得长期投资的标准,不是看短期的股价表现,而是看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是否利于形成护城河,并且看其护城河能否转化为较高的获利能力,即长期平均ROE能否保持在15%以上。只要没有特殊状况,银行业就是个好行业,值得长期投资,巴菲特对此早有表述。

      当然,不同银行之间的获利能力已经开始分化,银行很可能不再是一个持续高增长的暴利行业。但长期看,银行业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周期成长性的行业,目前银行业的估值仍然是低估的。最重要的是,银行不是谁都可以开的,就凭这点,银行相对其他行业就有很宽的护城河。

      (作者系上海实力资产管理中心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