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研究·数据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四巨头排队发债千亿
    保险业资本压力待释放
  • 政策不确定性
    笼罩全球复苏
  • 综合成本率上升
    财险业或走下“高景气”神坛
  • 人民币升值预期降温 高评级“点心债”受宠
  • “福娃债”又来了
  • 信隆行: 8月权益市场存结构性机会
  •  
    2012年8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四巨头排队发债千亿
    保险业资本压力待释放
    政策不确定性
    笼罩全球复苏
    综合成本率上升
    财险业或走下“高景气”神坛
    人民币升值预期降温 高评级“点心债”受宠
    “福娃债”又来了
    信隆行: 8月权益市场存结构性机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政策不确定性
    笼罩全球复苏
    2012-08-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政策不确定性成为未来一两年全球经济复苏中一个重要的风险

      ⊙孙驰 ○主持 于勇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各国纷纷加入新一轮的全球宽松政策。但今年上半年的增长放缓与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巨大的不同。从全球来看,08年的危机主要是金融违约事件带来的恐慌性下跌,而从去年开始不断蔓延的欧债危机引发了全球对于各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的普遍担忧。此外,在对中长期经济问题的普遍担忧背后,并没有形成政策共识。因此,各国政策很可能一方面面临着针对中期增长问题的不断试错,另一方面又必须在中、短期目标间做出取舍。经济复苏也因此笼罩上政策不确定性的阴云。

      

      危机引发对经济增长的深层反思

      回顾过去三年多全球经济,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前的担忧已经从金融系统扩展到对于各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的普遍担忧。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的金融危机背后主要是对于金融衍生品以及金融机构的风险的担忧,但随着各国政府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经济刺激计划,金融行业本身的风险得到了控制,全球经济实现“v”型反弹。

      然而在刺激政策中快速增长的财政负担很快将财政问题推向了前台,担忧从金融风险转向政府负债。过去两年,美国政府债券发行触及上限,不得不寻求国会批准扩大规模;欧盟一直处于疲于应付财政危机的状态;而中国,虽然整体财政状况仍较健康,但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也受到广泛质疑。政府刺激政策背后不断加大的财政负担引起了人们对于中长期财政紧缩的担忧。

      此后,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蔓延,更多的人开始追溯危机背后深层次的问题,进而引发了对于全球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普遍担忧。以希腊高政府负债下的高福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需要面对高福利的不可持续问题,美国面临缺少新经济增长动力的困惑,而中国经济也面临包括降低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在内的一系列结构性中长期难题。

      

      对中长期经济问题缺乏明确政策共识

      虽然在质疑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模式方面有广泛共识,但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整实现中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目标却没有明确结论。一方面,此次危机涉及几乎所有的国家,世界主要经济体同时面临中长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而同一时间多个国家的政策又会互相影响,因此政策的效果变得不确定。另一方面,此次的危机暴露出来的不仅是各国自身经济结构问题还涉及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模式中,发展中国家不断累积的贸易顺差与发达国家的资本顺差共同完成了全球经济循环,双方经济结构的改变都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另一方。各方的政策博弈势必加大不确定性。两方面原因使得我们很难预期政策的实际效果,因此各国对于中长期的政策措施更大程度上是在不确定性下的通过不断试错优化选择的过程。

      

      短期衰退风险加大政策难度

      此外,短期经济衰退的风险又迫使各国不得不首先顾及短期经济目标。去年下半年开始,受到欧盟债务危机的拖累,欧洲经济再次进入衰退。在经济衰退面前,欧洲各国不得不在债务改革的中期追求和刺激经济的短期目标间做出选择,容忍有限的短期刺激政策出台。与此类似,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各国也纷纷加入新一轮的全球宽松政策。今年7月中国再次降息,同时欧洲央行宣布降息,英国央行宣布新一轮数量型货币宽松政策,美国也宣布推迟当前的宽松货币政策的推迟期限,并提到为可能出现的增长下滑风险准备了进一步的宽松政策。这种中、短期经济目标的不一致又加大了政策决策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此外,由于对新一轮政策的态度相比2009年已经变得更加谨慎、对短期政策可能带来中长期负面影响更加关注,各国政策的力度和实施时间都受到很大限制,政策时效也不断缩短。进而导致政策变动更加频繁,政策决策的难度不断加大。

      由于各国同时面临经济调整,各国政策的相互作用使得政策效果的不确定加大,而短期经济衰退风险又会迫使各国暂时放弃中长期目标,容忍对中长期经济有负面影响的短期政策。政策不确定性成为未来一两年的全球经济复苏中一个重要的风险。而对于投资者,政策不确定性加大市场的谨慎情绪,增加投资决策的难度,并因此成为阻碍股市上涨的压力。

      (作者系大和资本市场香港有限公司中国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