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路演回放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13:专版
  • 15:专版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上证研究院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更要注意数据没显示的信息
  • 不如先建区域金融服务中心
  • 彻底转行
  • 切莫错过
    深化新股发行改革最佳时机
  • 评判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能光看信贷
  • 楼市与宏观经济背离趋势无法延续
  •  
    2012年8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观点·专栏
    更要注意数据没显示的信息
    不如先建区域金融服务中心
    彻底转行
    切莫错过
    深化新股发行改革最佳时机
    评判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能光看信贷
    楼市与宏观经济背离趋势无法延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评判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能光看信贷
    2012-08-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王 勇

      

      看央行最新数据,7月人民币贷款新增5401亿元,较6月少增3797亿元,不仅远低于市场预期,还创2011年10月以来新低。对此,市场有种估计认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降低。情况究竟如何?笔者认为,这需要全面分析,不能只单纯看新增信贷数字。

      从年初的金融工作会议、央行工作会议、上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到本月初的央行分行行长座谈会,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精神贯穿始终。实情也是如此。不久前央行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59.6 万亿元,同比增长16%,比年初增加 4.86万亿元,同比多增 6833 亿元。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21.4%,比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10.1 个和 5.9 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 7.7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135 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占比62.4%,同比高出 8.7个百分点。企业债券融资占比为10.6%,同比高 2.1个百分点。另外,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下行,6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7.08%,比 3月和年初分别下降0.56个和 0.95个百分点。总体看,金融机构贷款投放意愿依然较强,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体适度,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强。

      所以,尽管7月新增贷款放缓,但并不意味着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低。

      其一,近期政府相关部门都制定了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的政策,比如7月底,银监会在今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议时就提出,下半年银行业应更有效地加大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加强对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有需求、可持续运营的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确保实现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增速“两个不低于”目标;保障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的信贷需求,深入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阳光信贷工程;积极支持保障房等合理住房信贷需求,重点支持以省级平台为主开展的公租房、廉租房、棚改房等三类保障房建设等。

      其二,新增贷款放缓只是暂时现象。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意味着应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扩大有效投资,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无疑,在稳增长的基调之下,各地加大投资的序幕也随之拉开。当然,地方政府鼓励和支持的投资项目是用于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鼓励民间投资以及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只要上述有效投资需求被激活,下一步银行新增信贷会相应增长。

      其三,除了看新增信贷数据,还应看其他数据。7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023亿元,几近翻番,这说明整个社会新增资金量并不低。而且,非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已升至48%,接近占半,大幅高于平均20%至40%的占比。尤其在7月社会融资规模中,企业债券净融资2487亿元,同比增加2065亿元,创出今年以来的最高点,在社会融资规模的占比也已达近24%。同时,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其他融资也均比去年同期略增。

      毋庸置疑,在“稳增长”的下一步中,还是应设法更有效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比如,坚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和在信贷需求方面的引导作用,以信贷政策产品化为抓手,不断开发符合各地多层次经济发展需求的信贷产品,改进和完善宏观信贷政策指导,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尽最大可能让信贷资金流入经济活动中最需要的地方。又比如,不断增加绿色信贷比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严格按照环保总局(现在的环保部)、央行、银监会三部门于2007年7月提出的《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及银监会于今年2月公布的《绿色信贷指引》的要求,把支持低碳经济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着力点。尤其是商业银行应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彻于信贷的各个环节,根据行业信贷政策确定的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行业和企业目录,以及发改委和环保部近年来陆续发布的淘汰企业名单公告,及时调整信贷政策,落实信贷结构调整,提高信贷准入标准,随时防范因环保问题形成的信贷风险。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