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海外
  • 6:金融货币
  • 7:证券·期货
  • 8:路演回放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圆桌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险企与监管上演“猫捉老鼠”
    车险恶性竞争烽烟再起
  • 配置可回归均衡
  • 上半年银行业绩增速放缓
    明年一季度或迎来“拐点”
  • 上海建立小微企业
    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 宽松政策悬而未决 新债招标冷清凸显债市疲态
  • 7月险资逆势加仓
    减持银行存款
  •  
    2012年8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6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金融货币
    险企与监管上演“猫捉老鼠”
    车险恶性竞争烽烟再起
    配置可回归均衡
    上半年银行业绩增速放缓
    明年一季度或迎来“拐点”
    上海建立小微企业
    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宽松政策悬而未决 新债招标冷清凸显债市疲态
    7月险资逆势加仓
    减持银行存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宽松政策悬而未决 新债招标冷清凸显债市疲态
    2012-08-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媛 ○编辑 枫林
      尤霏霏 制图

      ⊙记者 王媛 ○编辑 枫林

      

      2200亿巨量逆回购令资金面顿时好转,但这显然未给债市带来重大利好。昨日招标的今年第三期10年期国债招标再度出师不利,首场招标倍数仅为1.35倍,创下今年同期限国债的新低,受此影响,债市二级市场继续走弱,10年国债中债估值上升4个基点至3.39%。

      市场人士指出,从昨日资金价格多数下跌来看,宽松政策悬而未决是债市短期走软的原因,而长期来看,债市真正的“心腹大患”在于未来基本面与通胀组合的后期变化,这并不支持债市长期走牛。

      10年国债投标倍数创新低

      “2200亿逆回购投放,相当于一次小降准,资金面较前期也突然宽松。”某券商交易员告诉记者,受逆回购巨额投放刺激,银行间市场资金已连续2天供给充裕,拆借资金已逐渐容易。

      这从昨日资金价格多数回落已有所体现,昨日仅7天回购利率小涨,其余均回落。其中,隔夜回购利率回落41个基点,14天和21天也均下跌2个基点左右。

      仅7天回购利率“一枝独秀”,仍上行了5个基点至3.80%。市场人士指出,7天回购利率继续上涨的原因在于,7天逆回购的指导利率定在高位3.40%,此外,7天回购也恰逢月末期限,显示机构对中期资金面的不乐观。

      但资金面顿时好转,却与债市行情“背道而驰”。一级市场上,昨日财政部发行的12附息国债15延续颓势:中标利率高达3.39%,继续高出招标前日二级市场利率6个基点,首场招标倍数仅为1.35倍,创下今年同期限国债的新低。

      而在二级市场上,现券收益率也直线上行,1、3、5年期国债中债估值上行2-8个基点,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了4个基点。而据货币中介透露,昨日全天半年以内期限的央票无一成交。

      机构唱多不做多

      昨日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说明,一方面,央行通过逆回购这一流动性管理工具精准到位,通过7天逆回购从3.35%到3.40%的“心理锚”,有效的维持资金面紧平衡的状态;而另一方面也表明,资金面的松紧,已不是制约短期内债市走势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上,仔细回顾去年以来的资金价格走势,便不难发现,去年四季度债券市场牛市时,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水平也在3%以上,而近期两种回购的加权平均利率也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

      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债市真正的“心腹大患”并不在于资金面,而未来基本面与通胀组合的后期变化,这才是不支持债市继续走牛的深层次原因。

      浦发银行资金总部相关人士指出,宏观经济由去年四季度开始的加速衰退,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加速下降,到目前进入的平稳衰退阶段,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均在低位波动,这种宏观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债市牛市的延续。

      事实上,从7月降息后的债市走势可看出,宽松政策的出台,为机构提供了好的卖点而非买点,多数机构“唱多不做多”。在宽松政策出台后,获利盘回吐严重,令收益率短暂下行后继续走高,并未能刺激债市走牛。

      “未来并不排除由于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和货币政策放松等因素,令债市因此上涨。”上述浦发银行人士表示,“但这仅仅是反弹,而不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