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狂飙失控的银保业务不仅是资本消耗“杀手”,更有“洗钱”之忧
如果说前两年“资本饥渴”还只是中小保险公司所患之症,那么今年以来保险巨头排队发债的迹象,似乎正在预告:在银行掀起融资潮的同时,整个保险业也正行驶在融资的高速公路上。
截至8月上旬,上市保险公司已完成或已公布未完成的发债融资总额就高达1035亿元。加上中国人保即将启动的IPO计划,以及非上市保险公司的融资饥渴,保守估算:今年保险业融资规模将超2000亿元。
这厢融资需求尚待释放,那厢资本消耗却在加快。近期集中披露的保险股半年报显示,上市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显著下滑。根据投行对保险业的资本压力测试,今年逾2000亿的融资规模最多可支撑保险公司两年的业务发展。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将是保险业集中融资的下一窗口期。
市场人士不禁感叹:保险业难道已深陷“循环融资”的怪圈?随着本报记者历时数周的深入调查,一条保险业“循环融资”的链条,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记者 黄蕾 ○编辑 枫林
组团“抽血”
今年逾2000亿的融资规模最多可支撑保险公司两年的业务发展。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将是保险业集中融资的下一窗口区
保险业的融资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正汹涌而来。
“印象中,2009年至2010年这两年,有资本补充需求的基本都是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由于这些公司的初始资本金只有两三亿,因此为了机构扩张、业务发展,需要股东注资。”沪上一家保险公司高管回忆说。
孰料,彼时中小险企为求发展而生的融资之举,如今却演变为全行业为挣脱偿付“紧箍咒”的无奈应对。
以下一组数据,可以清晰地为我们拨开近年来保险业融资加速的谜团:
2009年,保险业融资规模885.42亿元。其中,股权融资740.42亿元,次级债融资145亿元;
2010年,保险业融资规模865.09亿元。其中,股权融资656.59亿元,次级债融资208.5亿元;
2011年,保险业融资规模1952.04亿元。其中,股权融资1374.54亿元,次级债融资577.5亿元。股权融资中,非上市保险公司股权融资604.37亿元,上市保险公司实际股权融资(注资)770.18亿元。
2012年,有过之而无不及。截至8月上旬,上市保险公司已经完成或已公布未完成的融资总额就高达1035亿元。加上中国人保即将启动的IPO计划,仅上市保险公司今年的融资规模就在1300亿元至1400亿元之间,假设非上市保险公司的融资规模与去年持平,那么,2012年保险业融资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这厢融资需求尚待释放,那厢资本消耗却在加快。近期集中披露的保险股半年报显示,上市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显著下滑。根据投行对保险业的资本压力测试,今年逾2000亿的融资规模最多可支撑保险公司两年的业务发展。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将是保险业集中融资的下一窗口区。
市场人士不禁心生感叹:保险业难道已经深陷“循环融资”的怪圈?是什么原因导致保险业近年来依赖外源性融资,而渐渐丧失了自身的“造血”功能?
银保“快跑”
保险业“循环融资”背后的一条导火索——保险公司近年来痴迷披着保险外衣的理财型业务,即银保业务
股市巨亏仅是表象,粗放式高资本消耗业务模式下的“野蛮”成长,才是“循环融资”潮的幕后推手。
溯本清源,本报记者历时数周调查,终于摸清了保险业“循环融资”背后的一条导火索——保险公司近年来痴迷“披着保险外衣的理财型业务”。
“这几年,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之所以出现频繁融资潮,主要是实施了‘银保快跑’战略。”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深因。
就连战略方案的实施者——寿险公司也未能预料到的是,这一本被寄予增厚业绩众望的新渠道,竟然将其带入了“循环增资”的怪圈。
银保是银行保险的简称,浅白地说,就是“保险出产品、银行借柜台”,保险公司借助银行柜台提高保单销售量,银行从中收取保费佣金(费率)。
这一兴起于2000年左右的新生渠道,随着2006年、2007年保险机构主体迅速扩容、传统渠道代理人制度遭遇瓶颈,而开始迎来了一个狂飙时代。
为了迎合银行客户的特点需求,绝大多数寿险公司主打3至5年期的储蓄替代型趸缴(一次性缴付)银保产品。这类产品保障成分低,期限短(短的甚至只有1至2年期),极易被拿来与银行储蓄相对比。在银行看来,这类产品符合其客户的购买需求,非常好卖!
一家银行在沪某网点的柜台人员告诉记者,卖一个期缴(分期缴付)的保障类银保产品所需花费的精力(专业解释和时间),要远远大于卖一个趸缴的银保理财类产品,但从当年的每单保费来看,趸缴所贡献的却是期缴的十多倍。“关键一点是,保费上得快,佣金拿得多。”
作为亲历者,某中资寿险公司上海分公司高管描述了银保产品彼时火爆的场景,“储蓄替代型产品当时在银行网点大行其道,产品形式有分红型、万能型和投连型的,单家保险公司仅靠一款银保产品每月收进保费数以亿元计,甚至更多。”不少保险公司依靠销售这类产品,缔造了保费暴增的神话。
但是,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却出人预料:尚沉浸在银保暴增风光中的保险公司,却在这两年相继被套偿付能力“紧箍咒”——且卖得越多,套得就越深。
为什么说,在银保渠道销售的储蓄替代型保险产品,销售规模越多,就越“吃”偿付能力?银保产品对保险公司资本的消耗到底有多大?
为行内人所熟知的是,寿险公司对资本的需求主要与法定准备金相关,不同类型的产品对资本的占用不大相同。一家寿险公司总经理直言不讳:“在累计保费相同的情况下,目前银保市场上主流的短期趸缴产品对首年资本的占用,约为10年期缴长期保障型产品的6倍之多。”
也正是基于这种产品结构,导致了大多数寿险公司过度依赖于“资产管理型”的盈利模式,即: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
在这种“躺着吃利差”的盈利模式下,一旦资本市场不理想,保险公司就被股市牵着鼻子走,当期的盈利能力将大大下降,保险公司依靠自身盈利实现偿付能力自身“造血”的功能大大减弱。资本“饥渴症”便久治不愈。
“虚胖”之忧
某些保险公司近年来推出的“极短期”趸缴银保产品,潜藏着洗钱隐患;更关键的是,银行、保险之间配合不默契等诸多薄弱环节,为洗钱活动提供了“温床”
这样的业务结构,令原本保险与银行“双赢”的初衷,演变成了“荒了自家地、肥了他人田”,保险业也因此被指“表面繁荣、实则虚胖”;这样的业务结构,导致险企微利甚至无利可图,从而一步步削弱着自身的“造血功能”,保费论英雄的粗放式经营思路亦昭然若揭。
在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看来,在资本市场走低的环境下,大量招揽高成本的理财业务,是虚假繁荣,制造的是市场和信心的双重风险。
一旦资本市场走好,这些保障价值较低的趸缴储蓄替代型银保产品就会通过退保方式流出;如果资本市场仍然走低,较低的保险资金投资收益间接影响到银保产品的收益率,仍然会引发一定的退保量。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退保,都将导致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险企应对现金流压力。或是通过再创造更具“诱惑力”的银保产品,进入低质量产品的恶性循环。
如此循环,股东无效益、抬高经营成本、制造市场风险、增加偿付能力压力、恶化行业生态环境,压力重重。而作为压力链的头端,保险公司也要为这种不重质量、不惜血本的展业付出沉重的代价。
令人担忧的是,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具有“短、平、快”特点的一些银保业务,核保标准较低、现金价值却可以很高,很容易为不法分子的洗钱活动滋生“温床”。
首先,某些保险公司近年来推出的“极短期”趸缴银保产品,潜藏着洗钱隐患。
一家寿险公司业务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在银保渠道销售的储蓄替代型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投资,所以保费一般没有限额。而近年来,某些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为吸引消费者投保,在银保渠道推出了极短期银保产品,并且允诺若客户在一定时间内退保,保险公司将少收甚至不收取退保手续费。“洗钱者购买这类产品,不但可以模糊资金的来源,还可以实现退保无损失。”
更关键的是,银行、保险之间配合不默契、违规操作、管理松懈等诸多薄弱环节,为洗钱活动提供了“温床”。
这主要表现在,在一些地区,银保代理业务交易资料移交、保单核对不及时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延误了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的甄别、上报。
另外,根据对一家保险公司的暗访调查发现,部分银行柜台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时,只审核投保单上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姓名、身份证件号码、住所等个人信息以及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而对投保人的职业、投保动机、资金来源、财务状况等情况一无所知。“银行提供的客户身份资料保存不全,造成了我们后续难以对客户开展尽职调查。”
或许,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某些银行在代理保险业务的客户身份识别上,确实存在义务履行不到位的情况;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某些保险公司为了提高业绩,维护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也往往听之任之。
转型“自救”
以大公司为首的一批保险公司开始了“保险产品回归保障”的转型之路
监管部门也意识到了保险公司融资频繁背后的各种风险。
一方面,在股市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通过放开可转债、混合资本债等融资工具来拓宽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以减少公开市场的压力;另一方面,出台保险投资新政,通过拓宽保险投资范围,减少保险公司对股市一直以来的依赖,通过提升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来增强其盈利能力。
但事实上,在金融资产随中国实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趋势下,除外源性融资外,保险公司更应合理规划自身的业务结构,通过业务转型及提高资金运作能力来实现自救,否则很难突破“融资——扩张——偿付能力下滑——再融资”的循环。
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在保监会不遗余力的号召下,以大公司为首的一批保险公司开始了“保险产品回归保障”的转型之路。更多着眼于调整结构、发展低资本消耗的中长期期缴业务,尤其是在银保渠道加大期缴保险产品的开发和推动力度。
尽管转型之路艰难遇阻,但阵痛过后迎来的价值曙光,已经让这些走在转型前沿的保险公司意识到,结构调整为其带来的持续增长动力。
“其实身边的外资保险公司的经验就很可贵,它们有的从来就不强调保费指标,不争市场份额。扎扎实实地按照自己的目标前进,因为它们要质量、要利润。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要为利润服务,如果不赚钱,这业务宁可不要。有的公司在面对银保业务高手续费竞争时主动退出来,宁可保费规模负增长也不干赔本买卖。”国内保险业资深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说,这是最简单的经验,也是最值得借鉴的经验。
兼并重组潮
不可避免
随着退市机制的建立,未来保险业势必会迎来一轮兼并重组潮,而民营资本逐渐退出将是一个行业趋势
随着保险业融资压力的快速增加,保险公司的退市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事实上,这一苗头已经开始显现。近年来,大量民营资本进入市场,但面对保险公司频繁增资的诉求,民营股东因经济下滑导致主业不济,从而无心无力再注资于所投资的保险公司。在此背景下,与其死耗,不如退出。
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一方面,保监会号召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内生性增长。另一方面,开始将“优胜劣汰”制度提上日程,探索保险牌照分级管理制度,研究将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险公司,勒令退出市场。
但考虑到保险行业性质的特殊性,其他行业所适用的破产机制,未必具有可操作性。那么,什么样的退出机制,既能实现平稳退出又能保护投保人利益?
从目前的监管思路来看,最具操作性的便是:保险业务转让。去年9月,保监会下发《保险公司保险业务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业内专家认为,相比于强制退出保险市场,保险业务转让可以说是一种“软着陆”,也是为了更有效保护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
任何一个只有准入门槛而没有退出机制的市场,都不能视作是一个成熟而规范的市场。他山之石可鉴,包括美国、日本和英国都在把退出机制作为提高行业保险效率的制度来抓。比如美国数千家保险公司,几乎每年有很多家保险公司因为偿付能力不足、经营失败而以被并购等形式退出市场。
在整个保险业创新改革的浪潮下,建立健全保险业退出机制,将保险业资本不足的解决之道让渡于市场,不失为提升监管效率之举。
退市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完善保险市场制度,对于保险业“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型,亦能起到一个有效的倒逼作用。过去一些保险公司一味追求规模、沉迷高资本消耗业务、大张旗鼓搞“价格战”等不理智竞争行为,将随着退市机制的出台,而偃旗息鼓。
不难预见的是,随着退市机制的建立,未来保险业势必会迎来一轮兼并重组潮。融资压力将导致中小保险公司股权逐渐向实力雄厚的国资股东集中,未来民营资本逐渐退出将是一个行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