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专 版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巡礼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QE3来了,A股市场缘何不为所动
  • 观点独到
  • 我国货币政策或将延续稳健步调
  • 有色金属:
    对金价的拉动独立性更强
  • 基础化工:
    看好烯烃类、炭黑和农药行业
  • 对我国的通胀影响或不及前两次
  • 南方航空:公布8月份运营数据
  • 索菲亚:收购嘉善名隆家具
  • 银行业:
    短期偏正面 中长期无效
  • 钢铁业:
    迎来利好 直接受益
  • 券商评级显示目标涨幅巨大品种追踪
  •  
    2012年9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研究·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研究·市场
    QE3来了,A股市场缘何不为所动
    观点独到
    我国货币政策或将延续稳健步调
    有色金属:
    对金价的拉动独立性更强
    基础化工:
    看好烯烃类、炭黑和农药行业
    对我国的通胀影响或不及前两次
    南方航空:公布8月份运营数据
    索菲亚:收购嘉善名隆家具
    银行业:
    短期偏正面 中长期无效
    钢铁业:
    迎来利好 直接受益
    券商评级显示目标涨幅巨大品种追踪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我国货币政策或将延续稳健步调
    2012-09-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方正证券研究所

      

      本月14日凌晨,美联储公布其议息会议声明:1、实施QE3:以每个月40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更多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直至经济出现明显改善;2、继续维持6月份延续的扭曲操作至年底;3、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到0.25%的目标区间不变,并至少在2015年中期以前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极低水平。

      

      一、QE3的推出符合市场主流预期,但对美国经济的拉动效果有限

      从作用机制来看,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底部位置波动,美元也处于下行通道中,而第二轮QE推出时两者均处于相对高位且上行阶段,这次的作用机制可能更为钝化。

      从前两轮效果来看,第一轮比较有效地遏制了金融危机的恶化势头,第二轮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比较有限——就业略有改善,但未改低迷趋势。此次“开放式”量化宽松单月力度更小,边际效应或将递减。

      与第二轮QE不一样,这轮购买的是MBS,QE2购买的是长期国债。这次有“借力打力”以强化QE3效果的意图:改善金融机构(尤其是房地产信贷机构)的融资环境,以加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势头,实现美国经济正常复苏,我们认为对其效果需谨慎看待,当前美国经济以及房地产市场存在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收入增速缓慢以及消费信心不足,另一个就是经济去杠杆问题,包括投资与消费,这会使得QE3效果打上不小折扣。

      

      二、此时推出QE3凸显美联储对年底“财政悬崖”存在担忧,这也是其在财政政策受限背景下的无奈之举

      新闻发布会上伯南克也提到“QE不是万能的,但相信能将美国经济带到正确方向上”,另外他还提出希望国会能够有所举动支持美联储的决策,尤其是能够顺利渡过年底的“财政悬崖”。

      美国财政政策一直受限于债务上限、赤字以及两党政治斗争的制约,以至于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成为刺激美国经济的主要力量。可以说伯南克已将货币政策发挥到极致,余地不大了。但我们认为一旦美国遭遇“财政悬崖”,此次QE3也难扭颓势。

      

      三、今年我国外需形势低迷状态难以扭转,货币政策或将延续稳健步调

      美联储调降了今年美国GDP预测,今年我国出口低迷局面或难改变,至多可能带来预期以及情绪所引导的短期外贸波动。

      我国央行对此次量化宽松应该有所预期(近几个月一直未降准),近期人民币开始出现小幅升值预期,未来升值压力或将更大,不利于我国出口,预计央行在币值稳定上或有动作。另外,QE3可能会有效改善外汇占款低迷,央行被动投放货币会增加。鉴于2008年的前车之鉴,以及房价压力,预计我国央行仍可能维持现有的稳健货币投放节奏。

      我国融资结构或将继续调整,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化,尤其是新增部分。近几个月来,新增信贷量相对平稳,但企业债券融资额却有明显放量。我们认为,在当前以“基建”稳增长的政策背景下,鉴于银行坏账风险不断提升,决策层对此存在担忧,可能有意让直接融资市场承担更多融资任务。

      

      四、短期内对全球通胀影响不大,但中长期仍存在引发通胀风险的可能

      QE3短期内能够带来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的机会,可能会带来相关板块的交易性机会,但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低迷、需求不振的前提下,这种短期冲击还较难引发通胀的快速上行。

      这次量化宽松是开放式购买计划,会一直持续至美国经济出现明显改善势头。虽然其每月资产购买量小于前两次,但给市场形成了长期预期。而且鉴于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从中长期来看可能会形成中长期的通胀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