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专 版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巡礼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申请资管业务
    期货公司增至18家
  • 50万吨!国家公布第二批白糖收储计划
  • 受益基建超万亿 焦炭强势上涨2.87%
  • 白糖收储如期而至 上市公司“不兴奋”
  • 保险巨头赎回指基 险资加快波段操作
  • 信心不足热点断档
    指数寻求下档支撑
  • 增量资金缺乏已成行情“拦路虎”
  •  
    2012年9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申请资管业务
    期货公司增至18家
    50万吨!国家公布第二批白糖收储计划
    受益基建超万亿 焦炭强势上涨2.87%
    白糖收储如期而至 上市公司“不兴奋”
    保险巨头赎回指基 险资加快波段操作
    信心不足热点断档
    指数寻求下档支撑
    增量资金缺乏已成行情“拦路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增量资金缺乏已成行情“拦路虎”
    2012-09-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编辑 杨晓坤

      

      9月上旬爆发的股市大涨行情,曾经让很多投资者感到振奋。的确,3%以上的单日上涨以及超过2200亿元的成交金额,无不表明市场似乎已经转强。如果这样的格局能够延续下去,那么走出一波中级行情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上周,股指明显就出现了上行乏力的局面,尽管不时也有个股行情出现,但总体上已经很难对大盘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股指开始了小区间震荡。而在美国QE3推出以后,尽管周边市场无不大涨,但境内股市还是高开低走,几乎不为所动。进入本周,不两市但再现了“黑色星期一”,更出现了成交连续回落的态势。如今,股指几乎已经将上旬那条单日大阳线所带来的升幅悉数吞没,并且在形态上还有进一步向下运行的可能。这种姿势,无疑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一个比较直观的原因在于,本轮反弹中市场几乎没有得到场外资金的支持,资金面一直是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缺乏增量资金这一点,成为制约行情运行的“拦路虎”。盘面显示,尽管股市一度曾经放量到2000亿元以上,但这基本上都是存量资金所为。当时的情况是,股市上涨后导致原来入市的一些短线资金开始撤出,但由于大盘没有回落,而是继续走高,到了下午就迫使这部分资金开始回补。推动股市上行的,主要是存量资金的流动,只是其运行的节奏加快了。但是很明显,如果要股指进一步上行,仅仅依靠存量资金的快进快退是不行的,还需要增量资金。但一个多星期下来,显然没有增量资金进入。事实上,此时基金的仓位普遍都很高,即便它们想增仓也拿不出什么钱。也许,上周末美国宣布实施QE3是近期外围资金入市的最好契机(顺便提一下,迄今沪深股市最大的单日成交金额是4765.8亿元,就是在美国推出QE2以后不久出现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当时还是没有增量资金入市,这就不仅决定了那天股市阴线报收的命运,更决定了随后股市还会进一步下跌的走势。当两市单日成交金额重新回到1000亿元左右的水平时,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都必须承认,弱势格局已经再次出现了。

      也许有人会提到,即便现在实体经济再不好,但毕竟还没有出现衰退,企业效益总体也不过是增速放慢而已,再说股市又是处于低位,为什么资金就不愿意入市呢?的确,现在如果仅仅是从纯经济的角度,难以对此作出清晰解释。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要搞QE3,刺激了境内黄金白银等的大幅上涨,看得出确实有相当数量的资金进入了贵金属交易领域。另外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上涨。但是,不但境内股市继续低迷,而且包括与之对应的、并且直接受益于这种上涨的股市中的相关板块,也同样表现平平,显然,股市的结构与机制是存在问题的。不能说市场真的没有资金,而是资金不愿意进入股市。这种状况过去也存在,但现在更加严重了。因此,在人们感叹股市行情受制于增量资金流入的问题时,也许更加应该反思的还是增量资金为什么拒绝进入股市。有人说,大宗商品供应量再大,总是有限的。而我们的股市几乎具备了无限扩张的能力。这当然使得供求无法平衡,资金注入不愿意入场。这种说法也许有点片面,但并非没有一点道理。

      今年还剩下三个多月,如果在这段时间,市场仍然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吸引增量资金入市,供求关系依然紧张,那么这期间的股市行情,多半将会暗淡无光,毫无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