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流量”成双刃剑
2012-10-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衡道庆
“采摘蔬菜8元一斤,梨20元一斤,捡鸡蛋20元一斤,散养公鸡120元一只。”北京郊区一处农场的农民老周说。
“散养公鸡的价格太贵了,能不能便宜些。”包括记者家人在内的一群游客进行讨价还价。
记者庆幸没有选择拥堵的高速公路和热闹拥挤的景点,而是选择携家人在北京郊区的农场小住。这着实深感“错位旅游也是一种幸福。”
与去年相比,这里住房依然紧张,据说三个月前就已经预订满了,但实际到了之后,才发现住房还可以灵活调剂。当然,今年黄金周的游人较以往有了明显增加,甚至还有旅游公司专门组团来“观光”,但并没给人“人满为患”的感觉。
这处农场距离记者住处约七十公里。一路开车过来,虽然路上车也不少,但仍一路畅通;停车场虽然已停下70多辆私家车,但剩余车位仍不少。
早在去年爱妻来这里之前,已经做足“攻略”,农场人均消费在380元左右,但实际上除了食宿采摘之外,再无门票停车等额外收费,如果只玩而不吃不住,人均百元足矣,非常实惠,“幸福流量”相当大。
“这几天可把我忙坏了。”负责喂养家禽的老汉幸福地抱怨着。他告诉记者,这里总有游人,平时的周末人就不少,黄金周期间人尤其多。不经意间,老汉道出了一个事实——农家乐、郊区游已经成为都市和乡镇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单就本次黄金周而言,记者仍暗自庆幸躲过假日人潮。想想流量巨大的故宫、长城、华山、庐山和部分热门高速公路,那里的人们,幸福感或许会少些。窃喜之余,记者也略有担心,毕竟,人们追求假日幸福的需求相当惊人,谁又能保证这一股巨大的“消费流量”不流入乡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