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雁争 ○编辑 衡道庆
10月1日,开车离开北京一路南下,进入河南腹地时已是傍晚,周围升腾起白雾。越往南走,雾气越重,我们的车辆只好减速慢行。
一开始我对这个并没放在心上,直到依稀看到沿路村庄的围墙上写着“谁烧罚谁,烧谁地罚谁”的醒目标语时,我才明白过来,原来笼罩在高速公路上空的不是“雾”,而是“霾”。
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
作为长期在北京生活的人,我对霾并不陌生。霾对居民健康有负面影响,近年来各界对北京的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其他省市的霾,来势汹汹,让人始料未及。
我的家乡在河南一个地级市。白天,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麦秸灰尘随风飘荡,让人的眼睛发酸;晚上,烟尘和湿气结合成为灰霾,城市中心的能见度只有200米左右——导致这一现象的最大元凶,就是麦秸焚烧。
据当地农民介绍,麦秸留在地里不仅会影响接下来作物的种植,还很容易滋生虫害。要进行人工清理则费时费力,而且即使清理出来也无处可放。在这种情况下,“烧”似乎就成了最好选择,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燃烧后还能作肥料。
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于麦秸的再利用,例如沼气池原料、有机蔬菜肥料、甚至做成铅笔等。为何这些新的利用方式得不到推广呢?因为有两个关键问题没得到解决。一是运输。“运,就牵涉到人力、物力、财力。目前农村本身就缺少劳动力,我为什么要搭上额外的力气来多做这部分事?”有农民表示。
二是价格,“目前,秸秆只能卖到几分钱一公斤,甚至论车议价。说白了,就这一车10块、8块钱就打发了。”
对此,专家认为,现阶段解决农业生产领域污染问题还需国家财政进行扶持。 单就秸秆处理来说,应给农民一定的收割补贴,让他们把麦秸集中运到田间地头。同时也可对一些企业进行补贴,例如生产饲料、化肥、纸张等的企业,可以补贴它们进行技术改造,鼓励其收购和利用麦秸……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农民处理麦秸时付出的成本,还可以让这些麦秸变废为宝。
当我离开家乡时,周边农村的麦秸焚烧还在持续。汽车一路北上,河南、河北焚烧麦秸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明媚的阳光下,白色的烟尘格外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