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研究·数据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9月CPI涨1.9%重返“1时代” 双降时点或延后
  • 外贸寒冬延续
    家电新型建材有望率先“突围”
  • 基金:应重点关注业绩增长确定股
  • 家电业
    转型框架初成
  • 外贸数据好转难改整体疲弱态势
  •  
    2012年10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9月CPI涨1.9%重返“1时代” 双降时点或延后
    外贸寒冬延续
    家电新型建材有望率先“突围”
    基金:应重点关注业绩增长确定股
    家电业
    转型框架初成
    外贸数据好转难改整体疲弱态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贸数据好转难改整体疲弱态势
    2012-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衡道庆

      

      9月外贸数据超预期增长和今年秋季广交会展区展位供不应求的局面似乎透露出外贸回暖的迹象。不过,更多业内人士认为,应冷静看待这一局面,在外需环境难以出现明显改善等因素制约下,四季度乃至明年外贸可能仍将保持低位增长。

      9月份出口如期回升,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期,进口也扭转了此前数月负增长的态势,出现小幅回升。海关总署最新公布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450.3亿美元,增长6.3%。其中,出口1863.5亿美元,增长9.9%,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进口1586.8亿美元,增长2.4%。

      与此同时,素有外贸“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也呈现出热闹场面。据了解,本届秋季广交会境内外参展企业达24840家,比上届增加196家,其中出口展区展位满足率仅为54%,展位申请数量远超广交会能够提供的展位数量。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欧、美、日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相关经济体回暖,这有助于我国出口的增长。另外,国务院日前下发《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在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对外贸企业提出了扶持措施,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外贸回暖。

      不过,单月数据好转未能扭转对整体外贸形势不容乐观的判断,广交会展位供不应求很大程度上可能说明,在经济环境不确定的背景下,广大外贸企业对通过广交会开拓国际市场的诉求更加强烈。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刘建军对今年广交会的成交量也多次采用了“不容乐观”的表述。

      他说,今年上半年以来,无论是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还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被迫升值,国际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震荡加剧,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明显增加,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企业在外部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更加雪上加霜。“世界经济仍趋于下行,今后几个月外贸形势仍然很严峻。”

      从先行指标也可以看出,虽然9月官方PMI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已回升至49.8%和48.8%,较8月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各项指标仍未达到50%的荣枯线。

      商务部权威人士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实现外贸增长10%的目标难度比较大。不过,由于预期明年世界经济会好转,特别是美国经济会出现回升,“外贸增长10%的目标,今年达不到,明年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