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地产
  • A6:专 版
  • A7:研究报告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贸易保护救不了美国制造业
  • 诺贝尔经济学奖越来越注重实践意义
  • 居民新增信贷再超企业并非房产回暖
  • 透过“富豪榜”看转型
  • 当下政策发挥效力关键在于增强货币活性
  • 100股:史上最“迷你”增持
  •  
    2012年10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贸易保护救不了美国制造业
    诺贝尔经济学奖越来越注重实践意义
    居民新增信贷再超企业并非房产回暖
    透过“富豪榜”看转型
    当下政策发挥效力关键在于增强货币活性
    100股:史上最“迷你”增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诺贝尔经济学奖越来越注重实践意义
    2012-10-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 鑫

      美国学者之所以屡屡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不仅在于其经济学基础研究做得非常好,而且在于对一些前沿研究,尤其是数量经济学方面的应用和研究不断提出和发展新的方法和分析工具,推动了经济学研究的现代化。比如这次获奖的稳定匹配和市场设计理论就来源于博弈论思想。

      张 鑫

      美国经济学家劳埃德·沙普利(Lloyd S. Shapley)和埃尔文·罗斯(Alvin E. Roth) 获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爆了一大冷门。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声明说,两人的成就是“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而在笔者看来,他们的获奖也是绝佳匹配的结果。

      沙普利和罗斯的研究领域,是经济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即如何尽可能有效地完成不同市场主体的匹配。比如,买方如何找到需要的产品,卖方如何发现潜在的买家;学生与学校如何合理匹配;人体器官的捐献者如何与接受者相匹配;剩男剩女婚配难题如何解决等等。不同的是,沙普利主要从事对稳定匹配理论的抽象研究,而罗斯则从市场机制的实际设计角度,将沙普利的理论和计算运用于一系列的实验性研究中,并支持了沙普利研究的结论。

      世人对于匹配理论应该不很陌生。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颁给了为“劳动力市场搜寻和匹配理论”作出了贡献的美国经济学家彼特·戴蒙德、戴尔·莫滕森和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他们把市场交易、生产和就业等过程看成是一个匹配的过程,即交易者和交易机会之间的匹配,交易者相互之间的匹配。他们集中研究了因搜寻和匹配成本高昂带来的摩擦导致市场无法及时出清的问题。他们为此建立的DMP模型,也是试图提高搜寻效率,提高就业者寻找就业机会的能力,从而促进就业率明显上升。

      搜寻与匹配的均衡模型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已发展为成熟的现代搜寻与匹配失业理论。沙普利的贡献是,他使用合作博弈方法来研究和对比不同的匹配方法,还和数学家戴维·戈尔一起发明了著名的GS算法(Gale-Shapley算法)。这种方法不仅能确保匹配的稳定,还限制了市场主体操纵匹配过程的动机,有利于匹配理论应用于经济学的其他领域。

      “市场设计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赫维奇提出,马斯金和迈尔森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们因此共同摘得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研究的是,在信息不完全、决策分散化、自愿选择和交换的条件下,如何设计出一套经济机制,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这一理论虽然无法与凯恩斯、马歇尔、亚当·斯密等人的经典理论相提并论,但能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罗斯正是运用稳定匹配理论和改良后的GS算法,重新设计了现存的一些制度,有效解决了不同市场主体的配对问题。比如,他在“全国居民匹配项目”(NRMP)中,证明了对未婚居民来说,NRMP既稳定又符合防护策略,后来又重新设计了确保已婚夫妇亦能稳定相容的匹配项目。他设计的“全国住院医生配对程序”,每年为美国近2万名医生找到了心仪的医院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他设计的“纽约高中配对系统”,每年帮助约9万名高中生解决了择校难题。他还参与设计了一个匹配兼容的肾脏捐献者和接受者的肾脏移植登记及匹配系统。该系统可以帮助那些想捐肾给亲人,但因血型不匹配无法实现的人,与其他不匹配的捐赠组交换器官,从而提高了器官捐赠匹配系统的效率,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沙普利对匹配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和罗斯对匹配理论的实验性研究都是完全独立完成的,但两者一经结合就相得益彰,扩大了经济学研究和应用的领域。

      美国经济学家之所以能屡屡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不仅在于其经济学基础研究做得非常好,而且在于对一些前沿研究,尤其是数量经济学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做得很好。他们不断提出和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并运用于经济研究和实践中,推动了经济学研究的现代化。这正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坚持的一贯评审原则之一。

      稳定匹配和市场设计理论都源于博弈论的思想,主要强调优化策略。而博弈论则是以数学模型为主要分析方法的,由于博弈论能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经济现象,对指导人们制订更加有效的政策具有重大意义,因而被广泛应用到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博弈论研究者也成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人物。自1994年该奖授予约翰·纳什等3位博弈论专家后,包括今年在内共有6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博弈论的研究与运用有关。

      现年89岁的沙普利是杰出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经历的人生比较坎坷,在1943年考入哈佛大学那年就应征加入美国陆军航空团,远赴成都支援中国抗战,曾长年在兰德公司工作,目前仍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及经济学名誉退休教师。在很多专家看来,沙普利就是博弈论的具体化身,是继冯·诺依曼、摩根斯坦等人之后在博弈论研究方面贡献最为突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曾与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擦肩而过。

      罗斯曾获美国名牌大学运筹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善于把复杂的市场设计变成一件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情,也善于将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中。他曾说:“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研究如何利用数学的手段来让世界运转得更加流畅。” 他的市场设计理论可以看成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他在博弈论、市场设计和实验经济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都是将数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的结果。

      截至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已颁奖 43届,产生了69位得主,其中美国经济学家50人,占比达72%;男性68名; 60岁以下者12人,最年轻的肯尼斯·阿罗,获奖时51 岁;70岁以上24人,最年长莱昂尼德·赫维茨,获奖时已90高龄;60到70岁 之间33人,差不多占获奖人数的一半,平均年龄约67岁。这次,沙普利和罗斯的获奖,表明诺贝尔经济学奖还在延续着一贯的风格。

      (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