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满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在东京召开的2012年下半年《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新闻发布会上,特别对中国的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表示担忧。此番言论,令长期以来一直游离在我国传统监管之外,却愈来愈膨胀的影子银行问题凸显在公众面前。
因酿就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而博得大名的影子银行概念源自美国,意指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与传统、正规、接受中央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系统相对应的金融机构。一般意义上,影子银行是指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通常从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债券和复杂金融工具的金融机构。
近些年来,我国的影子银行经历了膨胀性的迅猛发展,如今已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我国至今对影子银行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比较形象的说法为“无银行之名,却有银行之实”。在现实市场上,我国的影子银行主要包含两大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影子银行受市场流动性影响较大,市场紧缩,传统银行信贷规模萎缩,影子银行就繁荣,两者的关系如同跷跷板,具有反向性,一方的繁荣和发展往往伴随着另一方发展的滞胀。
据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估计,2010年中国存量影子银行贷款已达20万亿元,几乎占我国GDP的二分之一。据悉,目前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不仅包括储蓄资金、企业闲置资金,还包括从银行融资便利的企业和个人从银行套取的低利率贷款资金,再转手贷给大量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另有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1年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由2万亿元扩大到12.83万亿元。同时,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三个表外融资指标高速膨胀,委托贷款新增由2002年的175亿元扩张至2011年的12962亿元。还有更多的资金是通过银行理财的渠道流入了“影子银行”。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16.5万亿元之巨。
虽然上述数字只是一家之言,没有经过官方认可,其他专家学者也有自己的估计,具体数字虽有差别,但大家都认同一个事实:游离在中国受监管银行系统之外的金融中介机构在迅速增长,尤其是在2009、2010年政府收紧银行信贷之后。即使在最近的经济放缓过程中总体贷款需求减弱,非银行信贷的重要性依旧在持续上升。据统计,随着影子银行的扩张,银行新增信贷在社会总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从2002年的92%下降至2011年的53.7%。
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之所以迅猛发展,主要因为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市场市场化速度增长较快,对金融体系产生了较大需求,而现有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为影子银行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土壤。国际上,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浪潮,证券化、衍生产品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和工具层出不穷,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通过高杠杆率的方式纷纷转而投资这些产品谋取高额利润。我国自《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实施以来,催生了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资产证券化以及再回购协议等金融创新工具并且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而这正是维持影子银行体系运作的三个主要部分。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尚未完全市场化,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受到严格管制,而金融管制下我国庞大的民间资本又缺乏足够的资金出口和投资渠道,于是影子银行就作为这两者的中介,通过高利率来吸收存款,而以更高的利率将存款贷出以满足民营企业的贷款需求。
在2009年至2010年期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投放了天量信贷,到了2011年,为调控通胀预期,央行逐步收紧市场流动性。金融总量调控趋紧,而融资需求却未见降温,供需天平两端开始加速失衡。一方面,较易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企业大多为并不缺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其所拥有的闲余资金急需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以获得更高的回报,由此产生了资金的供给。另一方面,难以得到银行信贷支持的中小企业则不得不选择从银行体系外的其他渠道获取资金,从而成为资金的需求方。供求双方互相促进,吸引了大量社会闲置资金的加入,于是,企业融资从原来的银行体系大幅转向民间借贷市场,担保公司、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成倍增长,从而在监管薄弱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表外业务间形成了影子银行体系。
问题在于,影子银行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一把切切实实的“双刃剑”。
(作者系中国经济学会理事,宏观经济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