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韧 ○编辑 杨晓坤
A股“莫言底”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继跌穿沪指2132点所谓“钻石底”之后,A股多头已是寥寥可数,A股寻底之路可谓是“莫言底”;二是巧合的是,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虽然莫言本人可能并不涉足A股,但是其却正面影响了上周的A股市场,加勒比海蝴蝶效应会不会成就A股的“莫言底”,值得期待。
上述看似南辕北辙的两个“莫言底”,恰好反映出目前A股市场低迷和焦灼的心理状态,最悲观的主流市场人士已看空沪指至1000点,更有人化名“老牌私募”劝降投资者:“股海无边,劝君从良。”这些特征都符合经典教科书中关于牛市和熊市末期的描述,6000点高唱“美好天堂”,2000点抖出“劝降书”,一切都显得晚了。说句俗话,现阶段A股已步入“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阶段,稍有点阳光就会灿烂,诺贝尔奖项诸多而且年年评选,至今鲜闻股市曾有诺贝尔奖效应,上周A股能有“莫言底”效应,内因在于市场已似干柴,稍有火星就能够点燃。
2005年6月6日A股沪指瞬间跌穿998点,结果成为新一轮牛市的起点。2012年9月26日A股沪指亦曾盘中跌至1999点,如果能够成为新一轮牛市的起点,那么“莫言底”也会被市场牢记。相似的指数背景之后,往往还有着相似的市场状态和政策环境,低迷的市场氛围两者相似,而股息率和估值的物美价廉程度现在较2005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相似的政策环境在悲观的市场氛围下很容易令人忽略。
2005年沪指998点之前,政策并非不给力,2004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这就是随后市场反复提及的“国九条”,但A股反而从2004年4月反弹高点1778点跌落至9月的1259点,随后暂停新股发行也仅刺激出200点都不到的脉冲反弹,即便次年1月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和5月推出“股改”,A股仍然“跌跌不休”。今日A股何其相似,去年证监会推出六大监管新政,结果市场逆向思维,A股反而从2011年4月高点3062点开始逐级下行,今年以来政策力度更大,货币政策趋于宽松,倡导产业资本、养老金、QFII等机构资金投资A股,并从“新股限高”、“鼓励分红”、“提倡回购”等制度层面培育牛市土壤,政策效应厚积终会薄发,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
近期,证监会再度松绑上市公司回购政策,遥想当年1987年美股股灾之后,近600家上市公司开始回购本公司股票,成就美股万点牛市的起点,虽然大股东增持和上市公司回购案例仍是星星之火,但在高股息和低估值的背景下,星星之火终会燎原。而QFII资金持有A股比重仅1%左右,一般新兴市场QFII资金持股比重可达30%左右,随着产业资本和QFII资金的入市步伐,“莫言底”将不会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