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降准概率降低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孙忠
昨晚,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新增1306.8亿元,在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后,再度回到正增长的轨道上。而且,9月份新增额也创下了8个月以来的新高。
分析人士认为,外汇占款反弹使得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一定程度得到改善,短期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降低。但是从长期看,外汇占款低位运行将会是持续现象。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达25.8万亿元,较8月底增加了1306.79亿元。市场普遍认为,9月份货币供应量(M2)增速反弹,并创下年内的新高,除了财政存款投放、理财产品回流导致存款增加较多外,外汇占款增加也是M2增速回升的重要因素。
这也就是说,外汇占款的反弹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近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状况。16日,由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继续宽松,央行开展了总量76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量较上周缩量逾7成。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近期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可能有所好转。人民币即期汇率走强,交易价格持续高于央行中间价,且与中间价差值扩大,显示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消退,估计近期资本流入量有较大力度的回升。与此同时,资金流入的回升也与美国推出QE3的影响有关。他预计,未来几个月外汇占款增量可能维持在正的水平,将改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降低央行逆回购压力。同时,短期内央行降低存准率和基准利率等大力度放松措施的可能性下降。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也指出,在外围流动性宽松格局下,未来资本可能加大流入力度、外汇占款可能有一定程度回升,降准的必要性已有所下降。但是,在我国人民币结束单边升值、经济结构调整、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的大背景下,从中长期看外汇占款将持续低位运行。
彭文生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例如贸易顺差继续收窄等,将导致外汇占款持续少增,这势必对我国货币条件带来中长期的紧缩压力。过去为了对冲外汇占款而不断提高的法定准备金率面临逆转走势,下调法定准备金率仍将是未来中长期货币政策的一个趋势。
而这对于央行来说,也是好现象。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称,外汇净流入相对减少,不仅减轻了外汇储备增长和经营压力,还减轻了央行的对冲压力,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自由度。而且,外汇占款减少,央行逐步从外汇市场抽身,为人民币汇率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