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大师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再不能为短期目标牺牲转型大局
  • 收入分配改革困局
    缘于民众权利缺失
  • 凡经济学理论都有例外
  • 外论一瞥
  • 今年经济保持7.5%以上增长已无悬念
  • 贵州教育基金遭零捐助
  •  
    2012年10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再不能为短期目标牺牲转型大局
    收入分配改革困局
    缘于民众权利缺失
    凡经济学理论都有例外
    外论一瞥
    今年经济保持7.5%以上增长已无悬念
    贵州教育基金遭零捐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2-10-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外论一瞥

      ◎日本《每日新闻》10月17日社论

      欧盟应对得起诺贝尔和平奖

      为何将诺贝尔和平奖颁给欧盟?又是在这个时间?估计有很多人对此抱有疑问。因为二战以来以永久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为目标的欧盟,如今却面临着分裂、混乱的危机。

      花费了60多年时间才建设起来的欧盟到了可能崩溃的岔路口。德国首相默克尔上周访问希腊时候的状况便是其表征之一。在首都雅典发生了抗议德国政府的游行,因为德国政府要求继续紧缩财政的政策。部分人有过激行为,警察发射了催泪瓦斯,这与“和平”两字相去甚远。欧洲经济由于债务危机和紧缩财政而萧条,希腊和西班牙年轻人的失业率已经超过五成。尽管欧洲稳定机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欧盟成员国的某些官员公开要求希腊脱离欧元区等迹象告诉世人,欧盟内部的对立和紧张日趋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何将诺贝尔和平奖颁给欧盟?

      可能思考这个问题本身正是最大的意义所在。因为欧盟现在面临分裂的危机,所以我们应该回顾战后60多年的历史,甚至之前战争的历史。单一货币欧元是一个划时代的试验,它将各成员国重要主权之一的金融的权力委托给欧盟这一超国家组织。面对其他国家的财政危机,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的核心国家应该做好准备,像对待自己本国的问题一样,使用税金填补他国的窟窿。如果不明白这一点,那么无论南欧国家的债务问题还是欧洲银行的问题,都无法解决。这在政治上,的确是一个极为困难的问题。但是如果回避它,那么在市场的压力下,欧盟的分裂将会进一步扩大。

      欧盟的领导人应该对得起诺贝尔和平奖,不能让过去巨大的牺牲和前人艰辛的努力付诸东流。

      (梁宝卫 编译)

      ◎《金融时报》10月19日文章

      美国对自由贸易的共识衰退

      美国总统竞选愈演愈烈,但奥巴马和罗姆尼的辩论议题都过于分散,双方也未有足够的精力和智慧真正扳倒对方,而只是在辞藻上互相打击。然而,对一个主题他们都保持了头脑清醒和全神贯注:即他们都倾向于对中国采取措施。罗姆尼谴责中国抑制人民币。他说他若上台将为中国贴上货币操纵者的标签,届时将名正言顺地对中国实施激进措施。奥巴马在原则上认同罗姆尼的认识,他说他已经找到了有效的方式来督促中国升值人民币。

      两位总统候选人都以自由贸易为名,实则却在自由贸易前后退。他们冒险许下难以兑现的诺言。不过,长久存在的对贸易自由主义的美国共识现在很明显已经瓦解了。当中国网络公司华为今年考虑在西方证券交易所上市时,美国人因担心而反应激烈。本月来自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以出于安全考虑为由,反对华为公司在美国建设4G网络。这份报告近乎得到了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全员支持。

      换以冷静的目光来观察美国,事实上对自由贸易的共识已经消逝一段时间了。自2008年以来,美国就不再热心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会谈,大多数世界贸易组织法律都始自20世纪90年代规则制定的爆发期。无论自由贸易是否已到达减少经济回报的节点,至少自由贸易已到达政治回报递减的节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保守主义会立刻回归,但却意味着稳定自由主义时代的终结。在未来的数十年,我们可能看到20世纪末建立起的自由贸易领地逐渐分崩离析。

      (作者系《旗帜周刊》高级编辑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 贺艳燕 编译)

      ◎《经济学家》10月20日社论

      冉冉升起的人民币

      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上周在东京的讲话得到了很多国际金融要员的密切关注。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抱怨道: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了新兴国家的经济稳定,引发了高通胀和资产价格上涨。面对这些抱怨,伯南克指出新兴经济体只需使其国货币与美元脱钩就可以免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在当天的另一个讲话中,中国央行副行长表示,中国继上次抛出美元后将不再吸纳美元储备。

      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元在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正日益减退。一些货币开始自由浮动,一些货币则开始跟随人民币稳定运行。目前美元依然在31个新兴市场的货币(一共有52种)中发挥着联动作用。但也有些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俄罗斯,自金融危机后就不再与美元有密切联系。

      美元曾在东亚深具影响力,现在东亚七国则更倾向于盯紧人民币而非美元。美元波动1%,东亚各国货币波动0.38%。但人民币波动1%,东亚各国货币则随之波动0.53%。当然,现在除了东亚地区,人民币的影响依然有限。美元波动1%,新兴市场货币平均波动0.45%,人民币波动1%,新兴市场货币平均波动仅0.19%。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济和贸易活动规模的日益增大,人民币的货币影响力将继续提升。有经济学家预测,人民币的影响力将在2035年左右超过美元,成为关键货币。也许到那时,美联储主席的讲话就不会吸引这么多人的关注了。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