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ETF基金连续两周净赎回
    机构后市态度仍谨慎
  • 定增产品成“定时地雷”
    频“伤”高净值投资人
  • 房地产信托发行放量
    “假股真债”很流行
  • 基金公司加码指基掀“圈地运动”
    债基指数化投资热度升温
  • 同涨共跌现象消退 基金行业配置策略逐步失效
  •  
    2012年11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ETF基金连续两周净赎回
    机构后市态度仍谨慎
    定增产品成“定时地雷”
    频“伤”高净值投资人
    房地产信托发行放量
    “假股真债”很流行
    基金公司加码指基掀“圈地运动”
    债基指数化投资热度升温
    同涨共跌现象消退 基金行业配置策略逐步失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ETF基金连续两周净赎回
    机构后市态度仍谨慎
    2012-11-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郭素 ○编辑 于勇

      

      尽管10月份公布的国内宏观数据略好于市场预期,但短期内机构对于后市的态度并未明显乐观。数据显示,继此前一周ETF大幅净赎回超30亿份后,上周两市ETF再出现约7亿份净赎回。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大资金的进出通道,ETF的连续赎回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偏谨慎态度。

      数据显示,上周(11月5日至9日),两市ETF再现约7亿份的净赎回。具体来看,22只出现净赎回,6只净申购,18只份额未发生明显变化。几只主力ETF出现较大额净赎回,其中华安上证180净赎回规模最大,达到3.48亿份;易方达深证100ETF、南方深成ETF净赎回规模也分别达到2.4亿份、1.12亿份;华夏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赎回规模也在0.7亿份以上;此外,于10月底上市的华夏恒生ETF(QDII)上周继续遭遇了2.72亿份的净赎回。而净申购方面,嘉实沪深300ETF获得了4.84亿份的净申购,规模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的一周(10月29日至11月2日),ETF整体也遭遇了约36亿份的大额净赎回。其中,易方达深证100ETF的净赎回规模达到11.22亿份,华安上证180ETF净赎回规模也达到7.05亿份,华夏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净赎回规模也在2亿份左右;而上市不久的华夏恒生ETF(QDII)遭遇了15.38亿份的大额净赎回。

      “ETF基金持续瘦身,尤其是几只主流ETF份额不断遭遇净赎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机构的偏谨慎心态。”一位基金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事实上,尽管目前经济企稳预期增强,但机构普遍认为经济复苏还需要时间确认,加之年底创业板减持压力、流动性紧张等因素,市场短期或难以扭转震荡格局。

      “尽管上周五公布的10月国内宏观数据虽略好于市场预期,但未对股市形成有效刺激,短期后市弱市盘整的概率较大。”天治创新先锋基金经理如是表示。其背后的逻辑是,PPI增速为15个月以来首次出现回升,工业增加值为9.6%也创5个月新高,数据同比有所好转。但是,但企业盈利状况仍难有改善,周期性行业的产能过剩需要长时间进行消化,企业盈利情况好转可能需要到2013年中期左右。

      其进一步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创业板减持压力将逐步体现,这会对中小市值个股造成压力。综合判读,A股仍将维持弱势盘整,即便出现反弹,空间也较为有限。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也表示,短期经济难改善,难言中期底部来临。具体来看,三季度以及9月份经济的好转,其驱动力量包括房地产新开工总体回暖、直接融资当局放行较多,也包括基础设施投资步伐加快。明年一季度,经济环比、同比改善的势头应该能看到。但考虑到限购政策可能长期持续、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尚在形成中,经济的好转可能不会持续到明年的下半年,也就是说,还无法判断“中期底”是不是已经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