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频频举牌商业股
难撼控股权未获市场追捧
⊙记者 覃秘 ○编辑 邱江
产业资本对商业股不断增持并持续“举牌”,成为近期市场上的一大热点。然而,遗憾的是,产业资本这些掏出真金白银的举动并未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如东百集团,在10月30日丰琪投资三度举牌之后,公司股价已连续下跌了10%;中百集团股价在新光控股第一次举牌后下跌了近30%,二度举牌之后也只是小幅反弹。
如此股权之争何以不能引起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兴趣?在某券商一位资深商业研究员A看来,能不能最终拿到控股权是影响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关键。“这种产业资本的举牌行为,其真实意图外界很难知晓,市场只能根据公开信息做一些猜测,但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举牌方有没有机会拿下控股权,并给公司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从目前市场反应来看,东百集团和中百集团的可能性都不大;而汉商集团因为本身市值小,举牌方阎志又买得很猛,所以这一波股价也涨得比较凶。”
“连续举牌肯定是冲着控股权去的”
这是一波实实在在的举牌潮。近半个月以来,沪深两市已先后有4家商业类公司被“举牌”:11月9日,中百集团披露新光控股的持股量已达到10.22%;11月7日,汉商集团公布股东江斌、刘艳玲和武汉市恒基实业有限公司作为一致行动人的持股量已超过5%,此前公司已被当地民营企业卓尔控股两次举牌;同样是在11月7日,工大首创宣布雅戈尔的持股量已达到公司总股本的15.22%;此前的10月30日,东百集团宣布遭到丰琪投资的第三度举牌。
作为判断举牌方后续动作的最直接依据,举牌的目的自然是市场关注的第一焦点。但矛盾的是,作为举牌方的重要商业秘密之一,其目的又是绝不会轻易泄露的,因此投资者所看到的更多是“基于对公司投资价值长期看好”之类无关痛痒的表述。
“举牌者往往会隐藏其真实意图,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公开信息进行猜测,但如果持续举牌的话,我们可以说其希望夺取控股权的概率更大。”前述券商研究员A向记者如此分析。而近期4家公司所遭遇的均是连续举牌。其中,东百集团和工大首创均是第三次被举牌;汉商集团则是在卓尔方面两次举牌之后,再遭江斌夫妇作为第三方举牌;中百集团也已被新光控股二度举牌。
“连续举牌肯定是冲着控股权去的。”另一位长期跟踪商业公司的券商研究员B向记者分析,和2005年出现的商业公司举牌潮相比,今年举牌的背景有很大的区别。2005年时,由于商业大环境向好,即使不拿到控股权,通过股权投资也有很好的获利前景;而目前商业股正在经历一波大的调整,新的商业模式还不成熟,在行业基本面不好的情况下,单纯股权投资的风险依然相当大,而且被举牌公司的业绩普遍不好。“如果不是为了控股权,这些投资从逻辑上很难说得通。”
“拿不到控股权,物业价值没有意义”
既然市场已经认识到这些举牌者的目的,为何不跟随买入然后坐看股权争夺的好戏呢?“现在的问题是,市场普遍不认为这些举牌者能最终夺下控股权。如果拿不到控股权,所谓的物业价值重估、现金流优势都不存在。”前述券商研究员A分析认为。
以中百集团为例,在公司被新光控股举牌之后,公司董事长汪爱群就代表武商联和武汉国资表态,将坚决捍卫武汉国资的控股地位。此后武汉地产的悄然买入也用行动证明了其决心。这些都给市场传递了一个明显的信号:新光虽然举牌了,但很难获得公司的控股权。这对于投资预期的资本市场来说,也就缺少了想象空间。
而汉商集团则不一样。尽管汉阳国资持股比例高达26.59%,但毕竟还给卓尔留下了机会;而且卓尔两次举牌的间隔时间非常短,给市场传递出一种急于夺取控股权的信号。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些商业公司的举牌者的背景多为商业地产开发者。如举牌汉商集团的卓尔,在武汉市开发了汉口北批发大市场,而后期杀入的江斌夫妇也在宜昌开发了一个超过50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商业体;三度举牌东百集团的丰琪投资,其实际控制人的主营也是商业地产开发。对此,一种普遍的观点是:由于和现行商业公司经营模式的接近性,这些商业地产商通过简单对比,发掘到了隐藏在这些商业公司背后的巨大物业价值。
但不得不提醒的是,这种隐藏的物业价值能否被挖掘出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汉商集团的资产就摆在那儿——30万平方米的自有物业,大家现在的预期是,卓尔进来后能让这些物业更好地产生效益,但如果卓尔不能取得实际控制权,这些物业的价值对卓尔来说,其实就没有什么意义。” 券商研究员A认为,通过对物业资产的重估来判断一个公司的价值,对中小股东意义并不大。“同样的,大家都知道商业公司现金流好,但这个价值也仅仅局限于取得实际控制权的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