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避险资金出海掘金
⊙记者 王诚诚 ○编辑 于勇
一股强大的避险情绪正席卷全球。权威数据显示,美国大选结束后一周,超过600亿美元涌向全球各类货币、债券型基金产品,年内全球债券吸金量有望创出历史新高。在全球债市一片繁荣的背景下,国内避险资金也开始谋求投资海外债市,试图寻找更广阔的投资空间。
分析人士认为,海外债市容量是国内市场的30倍,出海资金将面临更广阔“债市池”。目前海外发债的中资企业评级普遍被低估,收益率相比国内更高,未来债券产品收益空间或将取得更大突破。
避险情绪席卷全球
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尘埃落定,“财政悬崖”正式摆上议题,海外避险情绪骤然提升。在美股、大宗商品纷纷调整的背景下,更多的资金正涌入低风险资产谋求避险。
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报告显示,11月1日至7日,全球有99.7亿美元资金流入该机构所跟踪的债券基金,较此前一周流入量增加一倍,并创下2011年二季度以来单周流入量新高。其中,流入美国债券基金资金规模为59.9亿美元,为今年二季度以来的新高。
流入货币基金的资金规模更是超过500亿美元,创有该项纪录以来最高水平。
分析人士预计,按照目前债基已流入4000亿美元计算,今年全年全球债券基金“吸金”量创新高几成定局。
避险情绪席卷全球,连投资界大师级人物也不例外。公开信息显示,被誉为“债券大王”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资管比尔·格罗斯10月底将所执掌债券基金投资美债比例从20%提升至24%,为今年4月以来首次加仓。
“目前来看,全球的信用危机爆发的阶段已经过去,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缓慢复苏的趋势,这一点比较明显,再加上QE3出台后,资金成本非常低,所以现在是投资债券尤其是信用债比较安全的时点。”某基金经理表示。
信托、基金纷纷出海
在全球债市“吸金”能力增强的背景下,中国资金也开始纷纷出海,谋求更广阔的投资空间。近期,信托、基金分别开始发售或者准备发行投资海外债市的理财产品,这其中不乏杠杆比例较高的结构性产品。
近期上海信托宣布,推出国内首单QDII集合信托,该产品为结构化设计,杠杆比例为1:9。其中优先级受益人预期收益为5%-6%。据了解,目前其优先级客户主要面向机构客户,其中浦发银行理财资金8.5亿,上海信托自购5000万。次级份额1亿美元为中债信用增进投资公司认购。
“按照目前的杠杆率,如果海外债收益率能够达到6%-7%,次级收益可以达到20%左右甚至更高。”某信托人士表示。
无独有偶,华夏基金也于近期宣布将发行直接投资海外债市的QDII基金。该基金也是境内首只主动投资海外债券的QDII基金。即将执掌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刘鲁旦表示,与单一投资境内的基金相比,境内外市场的不同带来债券收益的较大差异,海外债券蕴藏着较好的投资机会。
据介绍,至2011年底,目前全球债券市场存量为98.39万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30倍。1994年至2011年,全球债券市场年均投资收益率达7.29%,超过了同期股票投资6.54%的收益。其中新兴市场表现尤为出色,最近10年,新兴市场累积收益率达到185.6%。
刘鲁旦特别指出,由于中资企业在海外发债评级往往被低估,国有企业的潜在“主权担保”没有反映在定价中,收益率一般较高,为海外投资带来良好的机会,是一大估值洼地。
不无巧合的是,目前内地企业尤其一些政策受限企业普遍资金饥渴,在海外市场利率成本较低的背景下,不少企业转向海外寻求资金。近两月,融创中国、龙湖地产、SOHO中国等企业纷纷宣布成功融资。
“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比较良好,信用事件爆发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西方投资者的种种担忧对我们来说恰恰成了比较好的投资机会。”市场人士认为,更多企业在海外发债无疑能帮助上述产品找到更大的投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