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董文标称为“小微先锋”并不为过。
在很多银行借助“中小企业”这一宽泛的概念,响应监管层号召开展中小企业业务之时,身为民生银行董事长的董文标则将目光投向了更低端的小商户,也即小型、微型企业,简称小微企业。
董文标创造了“小微”这一概念,也是他及其执掌下的民生银行引领同业将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此。
但正如事业部改革,“小微”战略在初期同样面临众多不理解。民生银行一些分行行长甚至说,当时并不明白董文标第一次在会议中带着河南口音一再提到的“小尾(小微)”到底是什么;彼时媒体亦认为民生银行所提“小微”战略不过是应监管号召的一次宣传作秀。
如今,“小微”已然成为民生银行实实在在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且其优势的凸显,远未达到民生战略目标的终点。
在位于北京香山的民生金融租赁公司俱乐部,董文标向记者描述即将来临的第二个《五年发展纲要》中,民生银行将展现的宏伟图景。
⊙记者 周鹏峰 ○编辑 凌云峰
未来
五年
“小微”将占半壁江山
在成立的第一个十年,民生银行资产规模年复合增长达到100%,利润的增长则只有40%-50%;而刚过去的五年,民生银行资产规模年复合增速放缓至27%-28%,利润的增长则保持了平均50%的增速,民生银行打造特色银行、效益银行的成效尤为突出。董文标说未来五年,将进一步聚焦“小微”,将“小微”做成民生银行的金字招牌
记者:在民生银行成立的第一个十年,民生银行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2007—2011年实施第一个《五年发展纲要》期间,民生银行又启动了事业部改革、确定了“民企、‘小微’、零售高端”三大战略定位并取得显著成效。是什么因素促使您要在一切看起来很完美的时候,再度大力推动转型,将目光聚焦到“小微”?
董文标:在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在超常规发展的思路下,民生银行把资源集中于对公领域,通过建立起对公业务优势实现了规模的迅速壮大。可以说,在成立初期,需要通过粗放式的快速增长来解决生存问题。那个时候,民生银行总资产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0%,但第一个十年过去了,在这种粗放式增长之下,民生银行的发展已经达到极限。
我记得非常清楚,2006年的时候,民生银行7000亿贷款,只有4000多个企业客户,风险集中程度非常高;极端的时候,超过64%的贷款是中长期贷款,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这对中小银行来说是大忌,就像空中楼阁,没有基础,华丽却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所以我当时就觉得民生银行需要调整、提升。在制定第一个五年发展纲要时,我下了很大决心,推动事业部改革和分行转型,解决同质化的问题,寻找做特色银行、效益银行之路。
当时我们非常羡慕招行的零售业务,但我们只有十年的历史,无论是团队、渠道还是积累,都很难在传统零售银行业务上实现超常规发展。
所以我看中了“小微”,希望借助“小微”为我们的空中楼阁补上基础,并且在一开始我就明确说,要做贷款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业务,因为监管层给出的中小企业概念太模糊。
说实话,现在大客户只要我们的事业部来服务就够了,哪怕一年给5000亿贷款,事业部也都能给贷出去,但这一块落不下来,接不上地气,始终不安全。所以这几年,我百分之七八十的精力都放在了落实这块基石上,抓分行转型,核心就是抓好小微企业。只要补上这课,民生银行的业务结构、资产结构、收入结构就改变了。
不过我刚开始提这个转型时,小商户“风险大、成本高”基本上是行业共识,我们的思路也被认为是天方夜谭。但我们几年做下来,效果是不错的,我们的零售业务占比在大幅提升,再过几年,零售就有可能占到半壁江山甚至超过对公业务,这是我的基本判断。
记者:在接下来的第二个《五年发展纲要》中,民生银行重点会有什么改变?
董文标:之前民生银行的战略是“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高端客户的银行”,将来我们分行转型要强力聚焦“小微”金融,不能含糊,未来民生银行的半壁江山就是“小微”。我希望以后大家一提到事业部、“小微”,就会想到民生银行。
分行将来通过转型主要做小微企业,一切都应“小微”而动,通过“小微”这个突破口,突破两翼,其一是通过小微打通传统的零售业务;另一块就是打造区域特色的产业链。
原来中国的银行做中小企业业务都是做散户,为贷款而贷款,为存款而存款,没有考虑任何产业链、没有实现任何附加值。民生银行要改变,首先要选择区域特色,做一笔业务必须考虑附加值,必须要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这几年,民生银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7000多亿,现在余额将近3000亿,服务小商户80万户,小微战略已渐入佳境,从高管团队到员工,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明年下半年实现工厂化生产以后,民生银行小微业务完全可以从手工业作坊式操作退出来。
参与
竞争
工厂化生产信贷占主导
民生银行在小微领域的先行先试不仅推动了中央政府和监管层对“小微”金融的关注,更带动众多同业将目光聚焦于此,“小微”领域竞争愈发激烈,民生银行没有回避竞争,而是拟工厂化生产,并以信用贷款为主导,保持其先发优势
记者:工厂化生产会有什么不同?
董文标:目前我们的“小微”金融还属于手工业作坊,转为工厂化生产将是一次革命。按规划,今后“小微”销售将由支行转给分行,分行再根据当地区域特色、产业链特点做规划报总行审批。
分行将来会有很大的“小微”金融销售团队,一两百人铺天盖地的去开发客户,而不是像目前支行只有三五个人在市场里像大海捞针一样找客户。
支行将转做“小微”金融售后服务,售后服务主要注重增加附加值,给客户提供各种不同产品,比如手机银行、乐收银等,吸纳客户亲朋好友的存款,为其理财,增强对客户的粘度。
今后“小微”金融的销售、售后都有一个小册子,里面有标准化的指引,按照操作规程去做,指引将包括如何营销客户的亲朋好友,也包括一个月内,应该有几次电话联系客户或拜访,客户如果有什么问题,也要按这个手册指导去解决。
记者:民生银行“小微”战略转型成功,吸引了不少同业将战略重点转向这一领域,民生银行如何保持领先优势?
董文标:我们的“小微”战略也经历过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做商贷通,误导所有人都认为我们是强调贷款,这一传统的模式非常容易复制。我去分行调研的时候,很多分行行长就诉苦说,其他银行也跟着我们做“小微”,很多客户都被其他银行以更低的价格及更高的额度给挖走了。
这不足为怪,因为当时我们做的是初级产品,过度强调贷款,且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抵押或者强担保,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要是四大行来做,会比我们强多了,但今后如果我们90%以上是信用贷款,谁还敢和我们竞争?
没有竞争性,才能成为英雄,将来在“小微”领域,我们要练就一身硬功夫,全做信用贷款,让别人做不了,我们就没有对手。
坦白说,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90%的“小微”业务都是批量化、规模化处理的,信用风险和人工成本大幅降低,也更有排他性,至少40-50%的“小微”贷款是信用或者弱担保贷款。
再过三年多,民生银行将迎来20周年,一家银行20年如果没有走出自己的路,就成了“大银行中的小银行,小银行中的大银行”,存在的价值就不大,更谈不上“做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试验田”。
启动
改革
事业部或升级专营机构
2007年,民生银行启动了事业部改革,如今已成为众多同业效仿的楷模,但在长达三个小时的采访中,董文标对已入佳境的事业部着墨不多,不过这不等于对事业部没有远大的构想。他说,未来成熟的事业部将可能申请专营机构牌照,成为民生银行的子公司
记者:在强力聚焦“小微”以后,此前所提的民营、高端战略如何落实?还是要渐渐淡化?未来事业部有什么规划?
董文标:我们会在不同时期,根据市场的变化做战略的调整。民营企业的市场已经形成了,现在的民营企业家大多数都60多岁了,孩子又不靠谱,心有余而力不足,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得靠一个核心的金融团队。
对于事业部,三年前我就提出来,要下大决心做到独立核算,同时成立管家团队,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某种程度上可以超越金融去做整合,比如危机公关、品牌塑造、价值提升、收购兼并等。国外银行都是这样做的,我们也不是创新,是在跟国外同行学习。
成熟的事业部通过三五年做出自己的特色后,可能会向监管机构申请专营牌照,成为民生银行的子公司,比如做船舶专业银行或者能源专业银行,以后我们一个专营机构两三百人就专门做一个行业,我也跟监管部门讨论过可行性,监管部门总体还是认可的。
不过,改革是新思想和传统观念的生死博弈。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多人很难接受新鲜事物,且接受了也可能走回头路,这就要求我们董事会包括我本人在内要坚定不移,通过微调或激进改革的方式让大家走上改革发展的轨道上来,确保不出现反复。
推动
变革
期待支持政策再突破
在推进该行自身战略转型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董文标也在积极推动相应政策应时而变。比如“小微”,他所提交的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贷款的相关政策建议的政协提案,大部分都已落地成为政策规范,其中就包括推动“小微”企业金融债的发行,提升监管部门对“小微”不良贷款容忍度等
记者:您之前有关“小微”金融的政协提案大部分都变成了相关政策规定,就目前来看,您觉得“小微”金融的政策上还有哪些有待突破?
董文标:中国有4000多万户小微企业,容纳了2-3个亿的就业,因此监管部门与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的合作非常愉快。
当然,政策也是要应时而变。比如“小微”不良贷款的冲销,我们小微贷款都是按照大数定律的原则来确定违约率,通过价格来覆盖风险,且是批量化处理,完全可以进行实时冲销,但是根据现行规定,损失类不良贷款要一年后才能核销。
另外,“小微”企业对社会稳定、就业贡献度大,我觉得将来规模在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可以不纳入贷款规模和存贷比管理,这样银行就可以放开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一年拿出一两万亿“小微”企业贷款不计入规模,谁的“小微”企业贷款做得好就多给谁。一限规模,银行贷款又都投给大企业了。
今年初我们发行了第一笔500亿小微企业金融债,但仍算在贷款规模里面,支持意义大大消减。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其他机构和渠道的支持来持续增强“小微”金融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