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把“双刃剑”
⊙记者 王媛 周鹏峰 ○编辑 孙忠
银行近期频繁因理财产品陷入是非乱局。继华夏银行、工行皆因员工私售理财产品陷入舆论漩涡之后,昨日又有媒体曝料称,建行代销某理财产品浮亏超50%,本报记者就此向相关人士求证,但未获答复。
回顾系列事件,不难发现,纠纷背后是投资者对银行的高度信赖,一旦因这种信赖带来巨大损失,投资者向银行讨要说法成了必然,正如中鼎财富一期产品本息无法兑付后,投资者不得不向购买地华夏银行嘉定支行寻求“说法”。
银行并非铁板一块的内控管理显然辜负了客户“盲目”的信任。一曾经私售过理财产品的银行人士对记者说,通常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时,只要客户不问,他并不会主动去向客户介绍该款产品的详细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私售时,更不会主动向投资者说明,该产品并非银行正规渠道产品。
投资者通常认为银行柜台销售的理财产品安全有保障,并不仔细去分辨风险,这份信任为银行理财产品的顺利销售奠定了基础,也为银行员工私售行为提供了便利。从目前媒体披露的事实来看,华夏银行嘉定支行销售的这一投资产品未在总行报备,更未按程序报监管部门审批、报备。这是华夏银行总行对外一直否认这四款理财产品是该行代销的原因所在。
但因盲目信赖银行而忽视风险的投资者,仍寄希望银行能给予解决方案。购买中鼎财富系列产品的一位龚姓投资者告诉记者,尽管从12月至今,华夏银行已多次召开投资者的相关会议,但至今未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他们希望银行能在12月17日前出台明确解决方法。
记者采访到的不少银行从业人员则认为,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较普通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而言,有限合伙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本身风险就高,且合同里并未承诺保本,投资者需承担一定风险。
国内某大行理财产品设计人员告诉记者,若华夏中鼎一案华夏开创赔付“先河”,将有违“契约精神”,对未来其他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极为不利,也不利于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华夏银行事发后,中金也曾发布报告称,假如监管机构要求华夏银行兜底将后患无穷。在产品并非银行发行、渠道并非银行代销、高收益(11%至13%)非保本条款、50万认购门槛等情况下,若仍然需要银行兜底,则进一步强化社会对银行兜底的预期,对银行甚至所有金融机构是灾难性的冲击,而且会进一步扭曲金融体系风险定价体系。
但市场看法并不全然一致。在华夏中鼎一案仍未达成解决方案之时,一些市场人士指出,或可借鉴香港“迷你债”的补偿方案,以不损害普通投资者利益为最终目的。
2008年,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导致其之前发行的金融衍生工具信贷挂钩票据(香港称“迷你债券”)价值暴跌,引发一些香港投资者亏损。 2011年3月,香港银行公会公布雷曼“迷你债”事件的最终处理方案的建议。16间分销银行同意向合资格客户收回抵押品并为其提供额外特惠款项,最终投资者可获相当于最初投资额85%至96.5%的款项。
香港一位RQFII债券投资经理建议,通商国银一案或可借鉴香港迷你债的解决方法,由销售银行出面回购一部分理财产品作为对投资者的补偿,并处理部分抵押品,以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
无论如何,这一事件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即未来购买理财产品前,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必不可少。事实上,在雷曼迷你债事件后,香港监管部门向多家银行发出改善金融产品销售体系的一系列建议,要求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需录音,并不得将销售产品的数量与员工薪酬挂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