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海外
  • 6:金融货币
  • 7:证券·期货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专 版
  • A10:股市行情
  • A11:市场数据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QE4难救美国财政悬崖 “一热一冷”惊了金融市场
  • 银行理财产品身陷“是非”
    信任是把“双刃剑”
  • 理财产品需更透明
  • 借助QE4新兴市场股票吸金迅猛
  • 陈德霖: 香港有能力承受热钱流入压力
  • QE4或加速热钱涌入中国市场
  •  
    2012年12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QE4难救美国财政悬崖 “一热一冷”惊了金融市场
    银行理财产品身陷“是非”
    信任是把“双刃剑”
    理财产品需更透明
    借助QE4新兴市场股票吸金迅猛
    陈德霖: 香港有能力承受热钱流入压力
    QE4或加速热钱涌入中国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理财产品需更透明
    2012-12-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明超 ○编辑 于勇

      

      近期由银行理财产品引发投资者纠纷,以及部分信托项目涉及的资产遭遇拍卖,使得近几年高速发展的理财产品市场中潜在的风险开始浮现出来。而在目前众多理财产品密集发行的情况下,随着此后更多到期产品需要兑付,相信更多此前被淹没的问题也会随之浮现出来。

      透析这些纠纷发现,此前被淹没的诸多问题,其实从销售开始就潜伏了。部分卖方销售人员凭借银行的良好品牌效应,在推荐产品时,对潜在风险隐而不表,仅告知投资预期收益率多么诱人,这种“有选择的表述”成了部分销售人员高业绩“秘笈”。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部分理财产品合同近乎天书,只能凭借销售渠道的权威与否作为甄别产品好坏与否的标准。而目前浮现的部分问题,就是销售人员通过职务便利,以高收益为诱饵,在没有对潜在风险进行必要告知的情况下,违规销售其他机构的高风险产品,其销售对象大部分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和银行员工违规销售产品相比,理财产品更大的潜在风险在于银行理财业务不透明的运作模式。

      据了解,目前银行理财业务主流模式是资金池模式。通过滚动发行不同投资期限、预期收益率不等的产品,不断从投资者手中募集资金,并将募集到的资金投入“资金池”,然后用这些资金投资于有更高收益的债券、票据、信贷资产和信托产品,用这些高收益产品的收益返还给理财产品到期投资者。而部分公司也曾经通过和不同公司发行信托项目“借新钱还旧钱”,近日爆出信托项目涉及的资产被拍卖的青岛凯悦中心房地产信托项目,就曾经尝试发行新的信托计划“借新还旧”,遭到抵制后才不得不拍卖资产。

      对于销售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投资者并不知道去向,大多数金融机构以规避风险为由,拒绝向投资者公布投资组合、实时收益及风险等关键信息,这些资金池基本成为一个巨大的“黑箱”。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曾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这种资金池理财产品,需要“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实质是“庞氏骗局”。如果投资者失去信心并退出理财产品,这样的击鼓传花就会停止,相关风险就会集中爆发。

      而反观公募基金市场,因为有比较透明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逐渐明白“买者自负”的道理。

      对整个理财市场来说,伴随着私人财富近几年迎来爆炸式增长,理财产品高速发展。截至2012年9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6.73万亿元,比2011年末4.59万亿元增长近47%;截至11月底,中国信托业资产规模已达到6.98万亿元,该数字比去年末的4.81万亿增长了45%以上。

      在这些理财产品高速发展的背后,潜在的风险也开始凸显,近期出现的种种纠纷,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公募基金的透明运作模式,或许可以给理财产品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