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筹备历时四年 最后方案两周前落定 两只黄金ETF火速获受理
  • 股权质押升级大宗交易
    “神秘私募”实为融资类信托
  • 上涨预期仍需整固 股基未现机构大额申购
  • 股权质押融资个股群体渐大
    投资机会蕴藏其中
  • 三大基金公司
    均开通货基T+0赎回业务
  • 最牛收益超300%商品期货私募异军突起
  •  
    2012年12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筹备历时四年 最后方案两周前落定 两只黄金ETF火速获受理
    股权质押升级大宗交易
    “神秘私募”实为融资类信托
    上涨预期仍需整固 股基未现机构大额申购
    股权质押融资个股群体渐大
    投资机会蕴藏其中
    三大基金公司
    均开通货基T+0赎回业务
    最牛收益超300%商品期货私募异军突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权质押升级大宗交易
    “神秘私募”实为融资类信托
    2012-12-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为股权质押信托的“升级版”产品,大宗交易投融资产品实为替沪深两市流通股持有者盘活股票资产的融资平台,其并不倚仗二级市场“快进快出”赚取差价,而是作为融资类信托获取预期收益。

      ⊙记者 邹靓 ○编辑 于勇

      

      A股跌跌不休的这两年,大宗交易市场却丝毫未受影响。截至12月18日,沪深两市2012年大宗交易成交额已达1190.04亿元,与2011年的1379.16亿元所差无几,而这一数字在2010年仅为892亿元。

      近半年来,以“平安信托-睿富2号”和“上信-T-0301”为代表的集合信托计划频频现身大宗交易市场,被视作一支神秘的“私募力量”。前者曾于2012年年中位列24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超过国内诸多知名私募;后者亦频繁现身独一味、莱茵置业、特尔佳等上市公司。

      细探之下,大宗交易投融资信托计划的本质方才浮出水面:作为股权质押信托的“升级版”产品,大宗交易投融资产品实为为沪深两市流通股持有者盘活股票资产的融资平台,其并不倚仗二级市场“快进快出”赚取差价,而是作为融资类信托获取预期收益。

      神秘私募屡现大宗交易

      今年10月,“平安信托-睿富2号”在24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信息披露中榜上有名,一度被誉为私募界“神秘航母”。近日,“上信-T-0301”因频繁现身上市公司莱茵置业、特尔佳,引来媒体广泛关注。在大宗交易的产业链上,传统印象中的大宗交易接盘方资金实力雄厚、操盘风格快进快出,利润来源基于收购折价。目前仍有十余家大宗交易接盘公司活跃于市场,磐厚、任行、玖歌、复利等几家总部都在上海。

      但以“平安信托-睿富2号”和“上信-T-0301”为代表的信托系私募力量却不同,其通过大宗交易低价购得股份后并不快速套现,而是在持有一段时间后再次通过大宗交易市场卖出。其持有时间非常规律,多为3个月、半年、一年,且再次交易的接盘者往往是首次交易对手。

      如“上信-T-0301”,在2011年12月22日与莱茵置业大股东莱茵达控股签订买断式回购协议,当日“上信-T-0301”以每股3.14元的价格通过大宗交易买入1000万股莱茵置业,至2012年三季度末仍然持有。

      股权质押信托“升级版”

      据上海信托人士介绍,“上信-T-0301” 全称为“上海信托.大宗交易投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上信-T-0301)”,目前已发行成立12期,存续3期。其基本原理是:信托资金分期通过大宗交易或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对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流通股进行买断式回购交易,闲置资金则投资于货币型基金、银行存款及新股申购。

      信托公司根据不同股票情况按不同的折扣率(如股票价值的50%)设立信托计划,融资客户支付固定的融资利率,信托计划投资者获得相应的稳定投资回报。信托公司就不同的股票设置预警及平仓线,并每日进行股价监控,当股价跌破平仓线而客户没有追加保证金时,信托公司进行股票平仓保障投资者本金及收益安全。

      “大宗交易投融资信托其实可以看作股权质押信托的升级版”,上海信托人士这样表示,“两者的不同在于,在大宗交易投融资信托中上市公司流通股实现了所有权转移,真实过户到了信托账户,一旦发生兑付风险,信托公司有权买卖该股票。而在股权质押信托中上市公司股票仅仅作为质押品,信托计划在司法处置中拥有优先受偿权,解决兑付风险必须通过司法途径,在程序和风险控制上略逊于前者”。

      资金划拨两步走

      目前,信托业内已经推出该类产品的公司并不多,操作较为成熟的是平安信托和上海信托。大宗交易投融资信托并不属于主动管理类产品,其标的仅限于上市公司流通股,并约定到期由融资方或指定第三方溢价回购股票。

      以价值2亿元的某上市公司流通股为例,若以5折融资,则融资方可获得1亿元的流动资金。而限于大宗交易成交价需在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下10%以内,融资方需先行拨款8000万资金至信托账户,再由信托计划作价1.8亿元通过大宗交易购入该部分股票。期间,若该公司股价跌至融资初期以下预警线,则上市公司需追加相当于差额部分40%的保证金。

      私募排排网研究员陈伙铸表示,由于该类产品预留了至少3个跌停板的保障兑付空间,所以投资者的安全边际相对较高。且万一出现中途无法追加保证金或到期无法兑付的情况,即便折价10%通过大宗交易出清股票,也基本可以保证投资者的本金及收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