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宁 ○编辑 于勇
尽管12月以来大盘屡屡上演激进式上涨行情,但从机构对基金投资的热情来看,至少从目前说,尚未确立乐观预期。记者从多家排名靠前的大中型基金公司处了解到,近期并未出现普遍意义上的机构大额申购权益类基金产品的现象,申赎总体平稳。业内人士表示,这或许暗示,行情整固仍需时间,当下机构投资者的热情还未完全点燃。
机构“投基”仍谨慎
“这两天客户的关注度和交流频率在提升,但短期看新增资金还是不明显。”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尽管大盘阶段性反弹,但旗下权益类基金产品尚未出现明显的机构大额申购。
沪上另一家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此前倒是有一些资金进来申购指数基金,但是上周上涨之后又出现了部分赎回。”在该人士看来,机构目前的态度依旧犹豫:“指数一下子上去那么多,可能需要一个确认的过程,短期内机构还未出现群体性亢奋情绪。”
感受到这种“犹豫”情绪的不止上述两家公司。记者从多家排名靠前的大中型基金公司处了解到,目前尚未出现普遍意义上的机构大额申购权益类基金产品的现象,大多数受访基金公司都表示申赎情况相对平稳。
“之前某保险公司出手阔绰‘投基’,我们旗下一只绩优股基也得到几千万的申购,但是仅此而已。”南方某家中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虽然行情有所回暖,但至少从我们公司的申购情况看,机构情绪还没有‘兴奋’起来。”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机构部人士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近期旗下分级基金较为活跃,但是普通权益类基金申购并不明显。而杠杆基金注重短期收益,交投活跃显示投资者对阶段性行情的看好,后期如何现在仍需观察”。
基金小幅自购
近期市场的初步回暖使得“偏多”预期再度升温,在此背景下,一些基金公司四季度以来的自购行为也为市场所关注。
华宝兴业近期公告称,将于12月20日申购旗下5只基金,申购金额分别为16万元、25万元、60万元、54万元和20万元,合计175万元。
无独有偶,11月份,兴全基金运用固有资金认购了兴全商业模式优选基金1000万元。谈及自购原因,兴全内部人士表示,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当前的宏观环境所考虑,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筑底迹象明显,A股市场风险也逐渐释放,股票型基金配置进入一个较佳时点。
不过从历史公告看,四季度以来基金自购旗下股基的例子并不多。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10月份以来基金公司共涉及自购基金18只(另有2只基金由基金公司起先自购产品转化而来),其中大部分为新基金,而新基金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
与此同时,四季度以来还有不少基金公司赎回原先自购的基金份额,共涉及基金17只。从规模看,10月以来基金公司自购旗下产品呈现净赎回状态。统计显示,四季度以来基金运用固有资金认购/申购旗下基金共3.65亿,赎回自购基金共计5.56亿。
分析人士提醒,基金公司自购是其运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的一种方式,希望投资能够保值增值。“如果说出于营销发行方面的考虑,自购不一定代表基金公司对后市的看法,那么较为普遍的赎回,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其对行情走势的谨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