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专访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特别报道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万科停牌引发“B转H”扩容猜想 A+B股集体大涨
  • 华夏大盘六年后重启申购
    后王亚伟时代“临考”
  • 投资者保护空前加码 重聚市场投资信心(上接封一)
  • 华夏大盘成基金品牌试金石
  • “B转H”有门槛 逾30只B股存转板可能
  •  
    2012年12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万科停牌引发“B转H”扩容猜想 A+B股集体大涨
    华夏大盘六年后重启申购
    后王亚伟时代“临考”
    投资者保护空前加码 重聚市场投资信心(上接封一)
    华夏大盘成基金品牌试金石
    “B转H”有门槛 逾30只B股存转板可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华夏大盘成基金品牌试金石
    2012-12-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周宏 ○编辑 于勇

      

      华夏大盘基金今日起恢复接受“申购”。这个业内曾经的头号基金,在基金经理王亚伟离职后,终于告别了6年的封闭期,重新恢复了日常申购。此次“重新开放”,能否引起基民的热烈反响,毫无疑问会吸引行业的高度关注。

      最吸引行业眼球的一定是,华夏大盘的申购规模究竟会有多大?这个问题在1年前的答案应该是数以百亿计,但在如今的世道环境和业绩状态下,仍然是个谜。考虑到近年主动型基金的发行规模日益缩小,工具型和固定收益类产品大行其道,这个王牌基金吸引的申购量或许可以一探传统基金产品市场的“水深”。

      华夏大盘并非没有机会。华夏基金的团队近年尽管冒尖者变少,但整体投研能力仍然在行业内属于一流水平,再加上肩负华夏这一行业最强大品牌,华夏大盘的恢复申购还是会吸引市场和渠道的高度关注的。某种程度上,华夏大盘虽然失去了王亚伟这个神奇的操盘者,但依然立足于华夏这个行业第一流的平台上,“买点”依然十足。

      一些同行认为,某种程度上,华夏大盘的申购业绩可以解读为,持有人在给基金经理和管理团队之间的信心打分。当王亚伟在12月间,用瞬间秒杀20亿的规模,证明了其超一流的个人品牌依然强势后,华夏大盘的申购业绩或许可以一定程度“丈量”出市场对于华夏这个行业品牌的信心水准。

      这个结果,也将是基金行业过去几年品牌经营发展路径的深度总结。

      过去十年中,主打“明星基金经理”品牌的华夏基金等公司,和其他走团队品牌路线的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巨大分化。华夏基金以业内第一的管理规模证明了,尤其在品牌方面,华夏的经营效果是出色的、卓越的。

      业内一些高层曾经感叹,并非不想走“明星基金经理”路线,而是苦于两点条件不足。其一是难觅王亚伟这样的持续业绩出色的基金经理;其二是,难于建立如华夏基金和王亚伟那样,曾经的密切的相濡以沫的关系。但当时亦有人指出,明星基金经理路线最大的考验,是基金经理离开公司之时。

      因此,在王牌基金经理离去后,华夏基金如何善后,如何平稳过渡,如何找到品牌的下一个立足点,将是对业内有巨大参考意义的范例。华夏大盘恢复申购是又一个标志性的一步,体现出“后王亚伟”时代华夏和相关产品逐步走出明星光环后的经历和甘苦。

      某种程度上,华夏基金未来的3年,将是对评价基金行业“明星”和“团队”两种品牌路线的最有参考的时段。无论走向如何,都会对行业内的人士,有很大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