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五位一体”发展方式的确立,宣告了过去30多年粗放式发展模式的结束,标志着自2008年以来转型的艰难探索有了明确方向,其意义非同寻常。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患寡”,到今天开始致力解决“患不均”,力求公平、公正的重大战略调整,具有划时代意义。
亚 夫
扑朔迷离的2012年就要过去了。如果用一个汉字来小结,也许只有一个“结”字能道出其中滋味。
结:纠结、了结、切结,这一年的中国经济可谓在“三结”中度过。比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堪忧,多项指标在纠结中持续下滑。到第四季度,特别是“十八大”之后,政策面变得明朗起来,新一届领导人向人民做出庄严承诺。这种承诺既是切结,也是对过去的了结,标志着一个新周期的开始,也使2012年的坐标意义更加凸显出来。
这里,首先需要回望一下那些让人纠结的指标与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迁延许久,如果不对这些问题有所认识,那么将很难看清楚前面的道路,走进历史的新阶段。
细数2012,最让中国老百姓纠结的事有两个,一个是股市、一个是楼市。11月27日,沪综指跌破了2000点大关,第四年沦为全球最差表现股市之一。而截至该日,希腊股市年上涨27.52%、德国年涨33.49%。美国道指在历史高位上调整两年之后,仍有5.41%的涨幅。在金砖五国中,除巴西微跌外,其余都有不错表现,唯沪深股市的走势叫人情何以堪。尽管近日沪指重上2000点,唤起了一些市场人气,但是投资亏损的人仍不在少数。
再说楼市。楼市宏观调控已近三年,除了相关部门每月在同比和环比数字上打转转之外,除了部分地区的楼价有微幅波动之外,整体上看楼市的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楼价只是被稳定在很高的水平而没有大涨罢了。而老百姓对楼价调整到合理区间的预期正在落空,现在反而在担心楼价再次上涨。因此,现在的楼市仍然是一个让老百姓很烦恼、很纠结的地方。
综合这几年股市与楼市的表现,可以说这两个市场已变成了中等收入者的受难地。如果投资股市,那么大面积亏损意味着许多中等收入者财富的缩水,影响其消费;如果投入楼市,借款买房,同样也会影响消费。而由此造成大量被套者与房奴不仅会使居民家庭资产质量变坏,更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资产质量。因此来看,这样的市场,显然与新一届领导集体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要求相背离。
这一年,让人纠结的除了这两个指标,还有其他专业指标。如,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12个月低于50,侧面反映了中小企业的艰困状况。而统计局的PMI指数一直在50左右徘徊,也显示大企业的经营难以乐观。如果再参考发电量指标,自4月以来的大幅回落更令人对实际经济增速产生重重疑虑。所幸的是,这两个指标到11月都有所好转,回到了荣枯线上方。
再看投资、消费、出口,与上年相比,2012年月消费增幅同比上年要降低三个百分点;而投资的月增幅同比上年也要降低二到三个百分点,且波动幅度更大。另外,波动最大的是出口同比增速。比如,5月同比增速是15.3%,7月则降为1%,落差巨大,这反映出外需很不稳定。而GDP增速的逐季回落,如果没有政策刺激,情况可能更不乐观。
当然,也有让人欣慰的指标。比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都跑赢了GDP。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两个以上百分点。这是个好现象。尤其在城镇化率超过50%的情况下,至于这个趋势会如何,反映了什么问题,更值得注意。而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在人口红利急速减少的情况下,今年就业问题似乎不很突出,得到了自然缓解。这也是件值得关注的事。
至于物价,CPI从年初的4.5降到11月的2.0,总体上呈逐月回落态势,这和去年的高基数有关。而PPI自3月以来同比一直是负增长,这固然对总体价格上行有抑制,但从另外一面也反映企业经营的压力。不过,由于第四季度投资力度加大,PPI再次出现了回升趋势,因此,未来价格趋势并不明朗。尤其是要持续保持农民增收,对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肯定有不小压力。
而在今年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操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对回购工具的利用,今年的正回购与逆回购操作数量之多,调动的货币量之大、之灵活,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央行今年货币政策的最大特色,是在中长期前景不清楚,短期货币需求又敏感的情况下的一种绥靖措施。而财政收支的起伏不定,一则反映了经济的内在波动,二则对积极财政政策有制约影响。
可供观察的指标还有很多,总体上看,今年的经济纠结于这两年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特别是今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国家和地区都在大选、换领导人,因此做什么事都不容易。基本上,这一年是在困顿与等待中度过的,经济是守成和维稳型的,在改革创新方面都有待来年的突破。因此,能够从纠结中走出来就不错了,更何况在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出现了转暖迹象。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经济在岁末出现了转机呢?凭什么说,2012是中国经济大转折年呢?除了年中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发挥了微调作用之外,十八大的召开,特别是“五位一体”发展方式的确立,宣告了过去30多年粗放式、非均衡增长的发展模式的结束,标志着自2008年以来艰难探索转型之路有了明确的方向与愿景,其意义非同寻常。
因为,新一届领导人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样的承诺,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患寡”,发展到今天开始致力解决“患不均”的问题,力求公平、公正,由非均衡向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调整,具有划时代意义。
据此而论,2012的历史坐标特征就更明显了。(作者系本报首席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