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热点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专版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央企新股频获机构热捧
    基建地产依然外资增持最爱
  • 京津冀水泥价格率先反弹 华北 华东料成今年复苏重镇
  • “页岩气革命”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丙烷脱氢2013年迎来发展机遇
  • 冰箱销售数据增速放缓
    洗衣机出口略好于内销
  •  
    2013年1月8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研究·数据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研究·数据
    央企新股频获机构热捧
    基建地产依然外资增持最爱
    京津冀水泥价格率先反弹 华北 华东料成今年复苏重镇
    “页岩气革命”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丙烷脱氢2013年迎来发展机遇
    冰箱销售数据增速放缓
    洗衣机出口略好于内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京津冀水泥价格率先反弹 华北 华东料成今年复苏重镇
    2013-0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京津冀水泥价格率先反弹

      华北 华东料成今年复苏重镇

      华北京津冀地区2013年1月初率先提价,这在近两年非常罕见。据悉上述地区水泥价格平均上涨10%左右,河北地区规模以上企业高标水泥报价已经上涨到330元每吨。在淡季出现报价的上涨,意味着华北地区的水泥企业协同今年可能出现突破,华北,华东是2013年水泥行业景气复苏最明显的看点。

      据悉,华北的京津冀地区2013年新增熟料产能将出现大幅的下降。京津冀地区具备较高市场集中度,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水泥市场具有一定的区域封闭性,企业具备较高的盈利弹性。此前,华北地区的水泥企业行业协同较差,影响了区内企业的盈利回升。今年1月初的率先上涨,意味着华北的水泥价格提前见底。

      总体来看,2013年水泥行业新增产能较2012年将大幅减少,或将成为水泥行业周期性反转的诱发因素。

      通过对新增产能数量、区域内市场集中度高低、主导企业间协同难易等综合因素考虑。2013年在供给端,华北、华东、东北地区新增供给压力较小。

      华东地区2013年新增熟料产能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尤其是2012年投产超过2000万吨的安徽地区,2013年新增熟料产能仅300万吨,新增供给大幅减少。江苏、福建、山东地区新增供给同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只有浙江和江西地区新增供给较2012年出现增加,不过绝对量并不很多。市场预计华东地区2013年水泥熟料产能同比增长7.8%,为近几年的最低水平,如果考虑落后产能淘汰,这一数值将更低。同时,华东地区行业集中度较高,主导企业间协同较容易达成,这从2012年四季度的情况可见一斑,加之年底两大龙头企业的战略携手,更是为13年的区域协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华东地区企业具备较好的盈利弹性。

      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地区和华北的京津冀地区一样,2013年新增熟料产能将出现大幅的下降。东北黑、吉地区同样具备较高市场集中度,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水泥市场具有一定的区域封闭性,两地区内企业同样具备较高的盈利弹性。

      中南地区虽然新增熟料产能也出现下降,但绝对量依然很大。其中,河南、湖南、广东地区新增供给较多,加之区域内市场集中度一般,区域内企业盈利改善或将有限。湖北、广西地区新增供给较小,区域内市场集中度相比前面几个地区较高,企业盈利弹性相对较强。

      西北和西南地区2013年新增产能依然保持高速增长,虽然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对水泥的需求快速增长,但近两年的产能扩张速度已经超过了需求增长速度。两地区的企业盈利要出现明显改善,除需求要有超预期增长外,再有就是加快区域内企业整合速度,提高市场集中度,而从这一点看,现在西北地区要明显好于西南地区。

      回顾2012年,由于新增产能投产较多加之需求端基建、地产投资回落,导致供求严重失衡,水泥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水泥企业利润出现严重下滑,企业出现微利或亏损的情况较为普遍。不过四季度在需求端出现缓慢复苏的情况下,主导企业的主动协同保价(特别是华东地区)使水泥价格出现快速回升。随着年底发改委大量基建项目的批复、各地政府陆续出台地区规划和市场对2013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预期,使水泥行业的底部得以确立。

      2013年随着大量批复的基建项目开工、各地区域规划的实施及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落实,将有效带动水泥需求。市场预计2013年水泥需求增速将结束连续3年的下滑势头,出现8%左右的正增长。供求关系的明显改善,使水泥行业的周期性反转成为可能。

      鉴于2013年水泥行业反转或将成为可能,同时华北(京津冀)、华东、东北、中南(湖北)和西北(陕甘)地区供给情况较好,因此上述地区内的上市公司业绩弹性将更大,如海螺水泥、巢东股份、江西水泥、冀东水泥、华新水泥、祁连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