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热点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专版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金融脱媒VS混业经营 财富管理迎来“成人礼”
  • 渠道发力 收益给力 民生银行2012年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突破万亿
  • 从“非主流”到“香饽饽”
    债市2012大扩容
  • 第五届上海证券报
    “金理财”奖评选拉开帷幕
  •  
    2013年1月8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财富管理
    金融脱媒VS混业经营 财富管理迎来“成人礼”
    渠道发力 收益给力 民生银行2012年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突破万亿
    从“非主流”到“香饽饽”
    债市2012大扩容
    第五届上海证券报
    “金理财”奖评选拉开帷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非主流”到“香饽饽”
    债市2012大扩容
    2013-0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诚诚 ○编辑 张亦文

      

      “非主流”的债券成为投资者追捧的“香饽饽”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

      2012年,如果用一个词来概况债市,或许非“扩容”二字莫属。扩容的内涵不仅包括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一级市场的繁荣,也涵盖了所有与之相关理财产品的井喷式发展。伴随单边牛市而来的供需两旺,是2012年债券市场最真实的写照。

      债市直接融资“挑大梁”

      在金融脱媒以及监管竞争的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急速扩容。最新数据显示,贷款占社会融资比例已从2012年年初的75.7%降低至2012年11月份的54.7%。企业债券融资占比则从4.53%逐步跳升至14.41%。债券市场首度超过股票成为企业融资的“主战场”。

      作为债券市场最有力的推动者,央行及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可以说是为债市扩容助力最大。目前整个银行间市场的债券存量高达25万亿,占所有债券市场托管总量的近95%。银行间市场改革先行者的姿态,也促使交易所、发改委也为发行人大开绿灯,创新力度不断增强,债市发行效率不断提高。

      债市“多龙治水”的监管竞争局面直接刺激了债市高歌猛进式的发展,而债市发展更深层的逻辑在于,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中下台阶,作为发展缓冲剂的债券,有助于在减少货币供给的基础上服务实体经济。

      此外,债券发展还肩负着加速市场利率化进程的重任。债券品种的多元化使得资金利率更为市场化,从而加速我国金融市场改革。

      承接财富管理需求

      债市扩容,一边承接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另一边则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要。随着债券市场供给端的井喷式扩容,债券需求市场也迎来了大跃进式的发展。

      截至去年11月底,基金托管债券数量已经超过保险,成为持债量第二大的机构。基金持有债券数量超过2万亿,超过持有权益类产品的数量。与保险、商业银行等对债券的配置需求不同,基金的债券投资更多承接了人们财富管理的需要。

      “我刚进入基金管理行业的时候曾经说过,总有一天基金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数量会超过权益类产品,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某公司固定收益基金经理不免感叹。

      除上述经济转型因素外,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对于财富管理需求也日益加大,这也使得固定收益产品整个蛋糕在变大。

      “未来股票和债券可能不会产生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了,未来随着经济增长的逐步企稳,股票投资数量会逐步提高,但是不会影响整个固定收益市场增长的格局。”长安基金固定收益部负责人乔哲认为,经济转型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将是人们对投资收益的预期回报率的降低,这都将直接推动固定收益市场的扩容。

      产品策略日趋多元化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整个债券市场快速茁壮成长,与之相关的多元化投资策略也呼之欲出。债券分级的产品设计、高收益债券市场的逐步成熟、利用利率及信用衍生品的对冲交易的策略,无不在扩大债券投资的边界。此外,债券市场逐步统一的呼声,也使得投资者对流动性更强、定价更为充分的市场充满憧憬。

      2012年以来,股市的不景气更加衬托出债市稳定,而利用高杠杆的债券产品,在并未同步增加产品风险却动辄20%-30%的收益率,也让债券摆脱了“低风险低收益”的标签,让投资者尝到了债券产品高收益的甜头。

      此外,随着国债期货的“临盆”,债市单边的多头投资策略也面临变革。“以前市场只能单边做多,在面临利率、流动性风险时,只能被动持有承受市场波动,一旦卖出就将承担折价损失。如果可以利用对冲交易产品,就能在不提高风险的前提下,将上述风险剥离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