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热点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专版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环球人物
  • 全球银行业喜迎巴塞尔“新年大礼包”
  • “谁动了我的奶粉”
  • 美国债务上限:下一颗“定时炸弹”
  • 用钞票换选票
    安倍“猛药”激起泡沫担忧
  • 一天敲定
    “两大佬”
  •  
    2013年1月8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海外
    环球人物
    全球银行业喜迎巴塞尔“新年大礼包”
    “谁动了我的奶粉”
    美国债务上限:下一颗“定时炸弹”
    用钞票换选票
    安倍“猛药”激起泡沫担忧
    一天敲定
    “两大佬”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国债务上限:下一颗“定时炸弹”
    2013-0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伴随着2013年的新年钟声敲响,国际金融市场也一片喜庆,美国股市更是在成功避开“财政悬崖”的利好氛围中站上五年新高。

      不过,展望未来的一两个月,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财政悬崖”谈判中对抗进一步加剧的美国两党,很可能就迫在眉睫的债务上限问题继续“死磕”。由此带来的新一回合政治较量和僵局,可能危及美国实体经济和信用评级,给市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让局面更复杂的是财长盖特纳的可能离去。知情人士近日透露,美国财长盖特纳已打算在本月底离职,即便两党有关债务上限上调的磋商届时还未达成协议。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毛明江

      

      从市场的反应看,投资人对于华盛顿方面在新年伊始达成一份两党预算协议似乎相当乐观。

      过去几天,美股大幅走强,标普500指数升至2007年12月以来的收盘高点。道指上周涨3.8%,涨幅为一年多来之最。

      不过,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美国两党妥协避开财政悬崖,并未让双方的关系得以缓和,反而进一步加剧了两党在税收和减支等关键问题上的对抗。

      

      “避崖”方案加剧两党对抗

      美国著名经济研究机构——宏观经济顾问的分析师加拉格尔指出,奥巴马3日签署的预算协议主要集中在税率调整方面,谈判的结果是,共和党最终作出一定妥协。而从谈判的整个过程来看,两党在增税和削减开支等问题上的分歧并未收窄,反而有加大趋势。

      这次的预算谈判进程异常火爆,共和党人、众议院议长甚至在白宫外公然对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里德爆粗口,而后者则指责博纳在搞“独裁”。

      这样的对抗升级,对于举债上限问题的解决显然不利。美国已在去年12月31日触及16.4万亿美元的政府举债上限,财政部已启动特别措施避免政府部门关门,但这些资金可能在2月中旬耗尽。

      中金的经济学家表示,奥巴马3日签署的旨在避开财政悬崖的法案,并未完全解决问题,今年2月份,美国两党有关财政问题的讨论还将继续,主要包括债务上限触顶、政府自动减支以及政府预算讨论三方面。在这些问题上两党的分歧依然显著,因此届时可能再次出现僵持不下的情况。

      有迹象表明,自认为在财政悬崖谈判中落下风的共和党人,可能在债务上限的谈判中寻求捞回面子。

      上周日,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已放出狠话称,在接下来的债务谈判中,共和党人不会接受任何进一步的增税,现在该解决真正的难题了,那就是改变美国的支出习惯,特别是民主党人一贯反对的在社保、医疗补助和保险等方面的开支削减。

      

      投资人需警惕风险

      与财政悬崖相比,债务上限的问题可能更加重大。因为如果不能达成协议,美国可能出现债务违约,甚至像2011年那样被再次调降债信评级。

      高盛的分析师注意到,接下来的这一轮债务上限之辩,将是过去两年来华盛顿围绕财政政策的第五次“摊牌”。尽管市场和公众或许已习惯于政界的这种一贯套路,但这一次的新变数可能来自评级机构,后者在2013年可能比2011年更加活跃。

      在美国两党达成财政悬崖协议后,评级机构穆迪和标普都在第一时间表态称,尽管美国避免了落崖,但美国面临的评级下调风险并未因此有任何改善。决策者们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市场人士指出,从现在起到3月初,美国政界可能针对举债上限问题展开新一轮艰苦的谈判,其间出现的任何不利发展,都可能殃及尚未设防的金融市场。

      “债务上限将成为下一个美国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不确定性的事件因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债务上限谈判的激烈程度可能比2011年那次更严重。”加拉格尔说。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胡一帆指出,尽管美国避开财政悬崖,短期提振了风险偏好,但预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由于债务上限问题的压力逐渐攀升,全球投资者将采取更为谨慎的方式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