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层次的逆向思维——专访天治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秦娟
伴随着金融脱媒化、利率市场化以及社会融资结构变化的进一步加剧,债券市场在一波三折中走完2012年。
步步踏准债市节奏的天治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秦娟,其管理的天治稳健双盈债券基金在2012年获得了16.18%的收益,在所有债券基金中排名第一。
“之所以能做到这点,主要在于对宏观经济脉络主线的清晰认识,同时独立地进行逆向思考。”秦娟坦言,这跟整个投研团队“协同作战”密不可分。
新一年开局,秦娟依然保持了不错的状态,她说,开局很重要,如果开局好,就可以没有负担的前进。
对于今年的债券市场,可谓“不悲不喜”,她说,需要“精耕细作”、稳中求进来迎接债券的震荡市。⊙本报记者 吴晓婧
逆向思维“灵活出牌”
从2012年1、2季度的“快牛”行情,到3季度迅速调整,再到4季度的震荡市,秦娟踏准了每一步的节奏,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资产配置。
早在2011年末,当市场一片悲观之际,秦娟就非常肯定的对记者表示,债市有望出现趋势性反转机会,而这一前瞻性的预判,为2012年的优秀业绩埋下了伏笔。
2011年,城投债风波、可转债暴跌让债市遭受重挫,造就了债市的非常之年。不过,在秦娟看来,通胀拐点已基本得到确认,影响债市的几个主要因素(流动性、货币政策、供给与需求)都将明确好转,债市已经跌出了投资价值。
事实证明,2012年上半年债市呈现出“快牛”行情,各类型的债券都经历了大级别的反转,秦娟1季度大幅加仓信用债,并果断放大杠杆,仅仅一个季度绝对收益就达到了5%左右。
进入2季度,由于信用债中的短融、中票反弹较多,只有城投债没有反弹,她果断加仓城投债,同时把中高评级的信用债全部卖掉,做了一个比较好的利差。
“当时市场对于城投债存在较大分歧,但我们认为2季度降准、降息,在资金面相对宽松的背景下,老城投债可以通过‘借新还旧’来规避信用风险,其次,经济不会硬着陆,城投债公司的盈利状况可以维持,对于利息偿还构成保障。”事后来看,2季度确实是城投债的天下,截至2季度末,天治稳健双赢的收益率已经超过了12%。
值得注意的是,当去年6月再度降息之际,市场债券牛市呼声再起,她又一次“逆向而动”,大幅降低了城投债的杠杆。
“市场普遍认为降息一旦持续,就是债券大牛市的开始,但我们认为这不是一次正常的降息,宣布降息之后几大行全部提高存款利率上限,这次降息成为利率市场化的导火索。”
秦娟认为,中国是一个投资拉动型为主的国家,企业对于资金有着天然的渴求,利率市场化一旦开启,由于供给小于需求,利率就不太可能进入下降通道,债券牛市难以维持,但也不会进入熊市,当时判断债券会有一个估值的回归,进入震荡市。
事实上,债券市场在3季度经历了较为剧烈的调整,降杠杆后,9月份她再次加仓城投债,“市场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时认为3季度调整有点过头,通胀下行且资金面稳定偏松,债券不会进入熊市,所以果断再度加仓城投债。”
除了步步踏准债市节奏外,12年对于权益类的投资也可圈可点。由于预判1季度货币政策放松,股市会有报复性反弹,而资金推动型反弹首选周期,当时秦娟选择了配置了煤炭、有色、券商以及一些大盘转债,二季度认为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性的好转,从周期转向成长,配置了一些防御性的医药和成长股。
秦娟坦言,如果说12年的投资存在失误之处,就是当时预判到3季度市场存在风险,但没有把权益类的仓位降到零,但好在12月份市场跌破2000点后,果断加仓周期,这一次,与第二名拉开了距离。
稳中求进迎接“平衡市”
步步踏准债市节奏的背后,是其对基本面的潜心研究,以及对于更高层次逆向思维的追求。
“经济基本面是我们判断货币政策和债市趋势的主要基础。”事实上,分析研究出债市上涨最可能的受益品种后需要提前布局,等债券上涨趋势确立后再去到处询价和买债券已经来不及了,很多时候投资需要逆市布局。
对于今年的行情,秦娟认为,宏观经济会维持弱复苏,而货币政策可能中性偏松,财政政策可能中性偏紧。从收益率和流动性看,今年债券市场大牛市和大熊市的概率都不大,因为目前债券的价格处于中枢附近,所以今年很可能是一个围绕中枢上下波动的平衡市。
在其看来,目前市场对于平台贷款存在担忧,但今年的主题是城镇化,而城镇化等政策都是以调结构为重心,城镇化期间医疗、社保等均需要跟进,政府更多会引导从债券进行融资,让债市继续发挥好融资功能。
央行可能仍然通过市场化的回购来控制资金面,在其看来,市场化的货币政策不太容易引发通胀和通缩。
在上述预判的基础上,秦娟认为,今年债券市场的主要利润来源可能是利息收入,而不是价格波动,全年收益率区间维持窄幅震荡,就很难做波段,因为交易成本太高。她坦言,今年最好的策略可能是持有一些高票息的风险可控的债券,此外,城投债是其比较看好的品种。
“虽然今年依然看好城投债,但策略上不会像去年那样激进,不会全仓加杠杆配备城投债。”秦娟表示,目前市场对于城投债依然存在分歧,但在其看来,城投债长期而言风险可能会逐步暴露,但两年内城投债出现违约的概率较低。
其逻辑在于,目前城投债加起来大约是1万多亿,但银行的融资体量在10万多亿元,城投债体量比起来不到银行的10%。而银行贷款是“一对一”的贷款,而城投债却是面对公众的,一旦出现风险,影响要大得多,从这个角度上说,即使会出现违约,应该也不会“牺牲”规模小而影响大的城投债。
其次,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主题,而城镇化中,地方政府一定需要建立配套设施,它需要融资渠道。城投债主要的投资项目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说明城投债可能将成为城镇化的主要融资渠道,这种情况下,城镇化才刚刚开始,城投债发生违约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财税改革可能会拉开大幕,如果未来地方财税收入增多,那么会减少城投债偿付的压力。预计未来房产税会在全国放开,这对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构成保障。而随着城镇化的深化,土地依然比较值钱,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还是可以维持。
最后,目前各级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不会采取“休克式”疗法,未来可以通过经济的增长,渐次消化现在问题,在其看来,只要不再扩大债务规模,解决仅仅是时间早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