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广告
  • 4:财经新闻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专 版
  • 8:专 版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焦点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互动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特别报道
  • A15:基金·特别报道
  • A16:基金·对话
  • 开放胸襟 常怀感恩之心
  • 潜心研究基本面
    追求高层次的逆向思维——专访天治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秦娟
  •  
    2013年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14版:基金·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A14版:基金·特别报道
    开放胸襟 常怀感恩之心
    潜心研究基本面
    追求高层次的逆向思维——专访天治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秦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开放胸襟 常怀感恩之心
    2013-0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吴晓婧

      

      冬日细碎的阳光,有一些暖意……

      在复兴西路的小别墅里,多次和秦娟畅谈对债券市场的预判,不同的是,这一次,她更加得自信了。但对于市场,依然怀着敬畏之心,对于过去一年斐然的业绩,谈得更多的,是感恩。

      面对充满噪音、复杂多变的市场,秦娟说,她的制胜“秘籍”很简单——以不变应万变。在她眼中,不变的始终是肩上承载的那份信任,她说,只有对得起这份信任,才能在投资这场长跑中赢得“时间的玫瑰”。

      “在别人眼中,基金经理身上有很多光环,但我始终认为,基金经理其实就是一个服务者,承载了投资者的信任,也承载了团队的信任,只有踏踏实实把业绩做好,投资者才会开心,这样我才能开心,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资金的管理中去。”

      在秦娟看来,正是这种正循环的持续,让她最大化地利用所有的资源和发挥自己的能力,她相信,“软性的东西,也是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

      在她看来,作为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心里始终要有投资者,对于管理的每一分钱,都要尊重,只有抱着这个信念,有了这份尊重,业绩的提升才会水到渠成。

      秦娟坦言,过去一年市场变化较快,债券市场各类创新迭出,自己压力并不小,要不断进行自我否定,也要不断进行自我跟新,才能跟上市场步法,做出前瞻性的调整。

      事实上,要前瞻性的预判市场已属不易,每一步都踏准节奏,则显得更加困难。在秦娟看来,个人的能力和知识是有限的,要充分尊重市场,只有充分参考别人的意见,并坚持独立思考,才能有更强的敏锐力和执行力。

      谦虚、开放的心态不仅体现在她与研究人士的交流上,在面对市场时亦是如此。在她眼里,团队里每一个成员都是她的老师,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没有他们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我不太熟悉的行业和领域,给我提醒一些市场风险,我很难做到这个成绩。”

      她笑言,“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我只是这只产品的代言人,来代替大家来接受这份荣誉。”

      谈到未来对于团队的设想,她说,如果未来想要在固定收益的“战场”中突围,更重要的就是信用分析。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债券品种日渐丰富,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前几年债券基金经理只要看对宏观就不会做得太差,而如今这种局面已不复存在。

      “未来肯定会爆发信用事件,一个成熟的市场是需要优胜劣汰的,如果不能研究透彻,就没有立足之地,获取不了超额收益,所以未来对于团队的培养重点,应该是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一类研究力量。”

      采访最后,秦娟谈起自己很欣赏的一句话,“小胜靠智商,大胜靠情商。”她说,要做好债券投资,一定要有大局观,而不是仅仅站在小小的局内。只有站在更高的视角,研究透基本面,再结合逆向思维,才能获取超越市场的平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