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潘功胜:
推动场外衍生品市场标准化
⊙记者 郭玉志 李丹丹 ○编辑 衡道庆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昨日在“国际金融透明度发展论坛”上表示,在场外市场监管方面,我国已通过多种措施推动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标准化,已建立了上海清算所作为境内中央对手方承担的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中央清算职能,下一步应进一步加强支付、交易、清算等核心基础设施的建设。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在提高金融机构透明度方面已经取得一定共识和进展,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潘功胜表示,在场外市场监管方面,集中清算可能会产生新的系统性金融基础设施,并增加大型金融交易商的系统重要性,同时需要在全球性中央对手方和本地中央对手方的发展间寻求平衡。
据介绍,国际金融市场改革还面临着个别成员国未按照约定的时间表落实巴塞尔III,对正在制定中的部分监管规定难以达成共识;建立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进展缓慢;审计机构监管改革受到质疑;需要开发代替性的评估方法和程序来替代外部的信用评级,同时在使用其他信用评级标准时应避免出现对其他机构的依赖等新的挑战。
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对于未来工作思路,潘功胜表示,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加强金融机构透明度建设,确保银行机构高效、稳健地运行。在信息披露方面,对商业银行和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积极推动国际相关披露准则和建议的执行。
同时,在国际会计准则方面,我国已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并已得到广泛认同,下一步应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促进全球会计准则充分考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
在外部审计监管方面,我国已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持续趋同,对金融企业聘用外部审计机构也有相应规定。潘功胜指出,下一步密切关注国内外审计业务发展的趋势,及时修订完善审计准则体系,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管。
“在加强评级机构建设方面,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历史较短,发展空间较大,下一步在适度支持本土评级机构发展基础上,应引导投资者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加强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减少对外部评级的依赖,探索投资人付费模式和双评级制度,完善信用评级行业的职业规范,增强市场竞争力。”潘功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