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133:信息披露
  • 134:信息披露
  • 135:信息披露
  • 136:信息披露
  • 137:信息披露
  • 138:信息披露
  • 139:信息披露
  • 140:信息披露
  • 141:信息披露
  • 142:信息披露
  • 143:信息披露
  • 144:信息披露
  • 145:信息披露
  • 146:信息披露
  • 147:信息披露
  • 148:信息披露
  • 149:信息披露
  • 150:信息披露
  • 151:信息披露
  • 152:信息披露
  • 153:信息披露
  • 154:信息披露
  • 155:信息披露
  • 156:信息披露
  • 157:信息披露
  • 158:信息披露
  • 159:信息披露
  • 16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周刊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周刊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A股多头正能量继续增加
  • 强势震荡不改中期反弹格局
  • 行情已步入收获期
  • 反弹行情逐渐深化 横盘整固需求加大
  • 行情尚未终结
    关注一季报预增公司
  •  
    2013年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市场趋势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市场趋势
    A股多头正能量继续增加
    强势震荡不改中期反弹格局
    行情已步入收获期
    反弹行情逐渐深化 横盘整固需求加大
    行情尚未终结
    关注一季报预增公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行情尚未终结
    关注一季报预增公司
    2013-0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阿琪

      ■名家观察

      ⊙阿琪

      

      原先气势逼人的A股在2300点一带开始出现“见量不见涨”的震荡,主要原因有三点。1、2300点以上开始进入密集阻力区,即行情开始真正进入攻坚区;2、年报预告开始陆续进入兑现期,部分年报高送转题材股在预告兑现后出现“见光死”现象,促使年报素材炒朦胧的驱动力开始减弱;3、本周末是期指交割日,经过一个月的猛涨后,之前持续做多的累计持仓形成的平仓与转仓给行情带来了短期压力。

      诚如我们之前的分析预期,元旦后的A股已转入曲折型缓涨阶段,但并不表明行情会就此终结,只是因为去年末和今年初机构投资者的利益取向和策略行为的不同,行情改变了运行方式,行情“先抢年尾,再抢年头”的基本逻辑仍在。在市场预期、行情逻辑还没被颠覆之前,先猛进、后缓进向上拓展的行情趋势仍可延续。

      我们注意到,元旦之后以机构为代表的专业投资者和职业投资者看好的预期和投资的情绪较年前更加高涨。其动因是去年年末是为了比拼净值和“年终奖”,今年年初是为了比拼今年的成绩,因为谁都知道今年一季度的政策氛围和市场氛围更有利于做行情。其内因在于,除了政策面一如既往的“温暖如春”之外,一些核心因素的预期更加清晰了。一是,原先“不知道会停多久”的新股空窗期随着已过会公司补充2012年新的财务资料、中介机构自查、证监会抽查工作的展开,开始清晰了;二是,随着2012年12月份PMI指数等经济先行指标的公布,经济已经步入复苏的预期也得到了印证,增加了“以基本面为投资原则”的机构投资者的底气。

      我们注意到,随着新改革方向的进一步明确,以及新改革红利的不断显现、经济数据的不断好转,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越来越好,有部分投研机构基于固定资产投资者增速反弹、部分基础原材料价格的反弹已开始形成强复苏的预期。但我们认为,目前时期以及后一阶段的经济本质上仍属于弱复苏的性质。首先,目前部分经济指标好转、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市场普遍感觉到景气度回升的更大原因,是企业周期性补库存的使然。企业补库存的动因来自于原材料去库存在去年下半年已经结束,从而在经济弱复苏、新改革政策方向清晰的态势下,带来新经营年度补库存的要求,在这种补库存的行为和性质上,企业的微观因素远大于宏观因素。其次,我们认为,企业补库存带来的经济周期性景气效应大致可持续到5月份前后,下半年如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新周期新气象”的带动下继续反弹,投资者在感觉到经济复苏“有点力度”之余,必定会感受到更有热度的通胀,甚至会出现“CPI比GDP反弹速度快”的现象,毕竟目前的CPI已经形成了“底部抬升、上行趋势”的轨迹。如此,不仅货币政策会“稳中偏紧”,甚至还可能会引发货币价格的调控。因此,今年的经济还不具有形成强复苏的客观条件与主观诉求。第三,M2货币供应量离百万亿规模已咫尺之遥,“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今年货币供给的增速有限,很难达到经济强复苏的货币供给要求,类似前两年出现的实体经济“货币荒”仍会制衡经济复苏的力度。

      虽然目前经济还只是企业周期性补库存形成的弱复苏性质,但股市已经当作强复苏来反应。从以上分析来看,无论是在经济稳健度层面,还是在通胀压力层面,或是在政策变化层面,今年上半年的股市环境要明显好于下半年,这就是当前A股“抢完年尾,再抢年头”的核心逻辑。同时表明,真正决定今年A股大势强度与时间跨度的主要因素是两个:一是今年的通胀强度,二是IPO何时重启。

      在行情向好逻辑没变,投资者做多情绪仍浓的态势下,元旦后的个股主题性行情已经开始多点开花,继城镇化与智慧城市撬动房地产、原材料、智能技术股,年报预热效应撬动高送转之后,原材料涨价、节能环保、破发补涨、公司盈利拐点等题材板块接踵上涨。并且,市场已经开始寻找和挖掘一切可以刺激股价上涨的素材。我们认为,继年报题材股之后,在经济步入弱复苏、大多数企业周期性盈利拐点已形成的态势下,后一阶段最具活力的将是一季报预增股。因为,在估值洼地消除后,一季报预增能展示公司的成长性,还能消除上涨之后的估值压力,赋予行情新的估值空间,赐予行情新的涨升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