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宁
近几年来,一批基金公司相继推出基金经理“自购”自己所管理基金的“持基计划”,引发业内热议。近期,随着市场对于基金公司年终奖的讨论日益升温,有关“持基计划”的话题再度受到关注。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基金经理“本钱”参与的公募产品,是否更值得信赖?
上周,中国证券网进行了“您是否更愿意投资由基金经理部分持有的公募产品”的互动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并没有对相关产品的投资业绩给予非常明显的高预期,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对基金公司推出的持基计划乐见其成。
数据统计显示,有2219名网友投票选择了“管理方更尽责,愿意投资”,选择该选项的网友人数占所有参与投票总人数的43.74%;有1827名网友表示“主看业绩,基金经理持有与否不关注”,占比36.01%;认为“影响基金经理投资心态,不赞成”的有692人,占比13.64%;还有335人预期“持基计划能提升业绩,愿意投资”,占比6.60%。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表示,“持基计划”是基金公司内部的激励约束制度,初衷是把基金经理的利益与投资者捆绑在一起,加强其责任心。从国外研究的数据来看,几乎一半左右的基金实施了这样的计划,而执行基金经理自购计划的基金,在业绩和评级上都会稍好一点。
不过他同时提醒,并不是基金经理自己持有的基金,就一定更适合投资者投资。他认为,业绩和评级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很难说是因为“持基计划”这一因素取到了决定性的效果。从国内的情况看,现在还看不出“持基计划”与业绩有何关系。
“基金的业绩优劣与否,与基金经理是否持有自己购买的基金没有太多关联,并不能推导出有基金经理自己持有的基金一定就会跑的好的结论。”在华泰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总经理王群航看来,基金公司推出相关“持基计划”,初衷在于向市场和投资者表明,基民的利益与基金公司从业人员,尤其是与基金经理相一致,至于业绩能否提升则难有定论。
针对基金经理持有的产品是否更值得投资,王群航认为“不一定”。他表示,投资者资产配置过程中,基金经理是否持有只是一个很小的参考条件。“打个比方,如果基金经理持有自己管理的基金被强制推行,市场上照样还是有业绩排名,未来还是会有第一名,还是会有最后一名。”
晨星(中国) 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洁表示,在美国现有的7200多只基金中,有3560多只基金被其基金经理不同程度的持有。基于美国证监会的数据披露的研究表明,基金经理“持基”每增加一个基点,业绩就会相应的增加3个左右的基点,“持基”的确有助于激励和规范基金经理。
但她也表示,基金经理是否持有基金并非是决定基金好坏的关键性因素。基金经理“持基”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基金经理管理基金的责任心,关注长期业绩;但投资者切不可本末倒置的认为,基金经理持有的基金一定就是好基金,没有持有的基金一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