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邱家和 ○编辑 陈羽
聚焦于石头,着眼于东西方文化的对话,就是蔡小松在做的事,尽管他已经创作了庞大的绘画与装置作品系列,但概括起来却是这样简单。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蔡小松与石头相关的创作,都离不开水墨——这个在中国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艺术语言。他的创作不仅给水墨领域带来了新的题材和内容,也带来了新的语言和方法。
一度逃离水墨
记者与蔡小松的相识,始于2008年他在上海周围艺术空间举办的个展,名叫“山水的精神”。展览呈现的都是蔡小松清一色的大幅山水作品。这些作品与常见的山水画不同。传统的山水有远景,也有中、近景,但他的这批山水作品只有远景。为什么要这样?他说:“我是从哲学上解决问题。也就是从我的本性上,挑选一种生活方式,进入那一种状态。”
从此,我了解到蔡小松曲折的创作经历:他从水墨接受系统的美术教育,但却一度逃离水墨。蔡小松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是1980年代的国画系学生,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读书。我当时尝试了许多水墨的方法,后来还是做当代艺术。那些早期作品,用点、用拼贴来表达带有政治与意识形态含义的主题,另外还做了许多喷绘的作品。”1998年蔡小松去巴黎一所艺术学院求学,可是到了巴黎他才认识到,“艺术家不需要任何学校,他需要的是好好观察这个世界。”于是他退学了,用学费与生活费在欧洲考察。到了2003年,他又回归水墨,埋头研习书法。他说:“毕加索说过,如果他是中国人肯定是书法家,他看到书法中大有文章。书法可以修身善性,人的学养从书法传递得很清楚。字与画的伴生现象很重要:如果你能看懂字,肯定能看懂画;反过来,只能看懂画不能看懂字,实际上还是看不懂画。”
从山水到石头
在2009年周围艺术空间的群展上,蔡小松的参展作品变成了画在锦上的供石。从山水到石头,在蔡小松看来两者一脉相承:“前者是宏观的,后者是微观的;前者强调气氲,后者强调肌理;前者是放大的供石,后者是缩小的山水。”而这种一脉相承,“在我笔下表现为都用‘点’来构成。”他还指出,从早期的波普艺术的拼贴,甚至再追溯到学生时代画来换钱的唐卡,到后来的喷绘作品,再到现在的山水、石头,一直在用“点”,有一种基本的绘画元素。
同一年,蔡小松赴西班牙著名的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IVAM),举办名为“固体时间——蔡小松的当代东方艺术”的个展。正如西班牙著名策展人玛丽亚·阿隆索博士所指出的,蔡小松第一次将丝绸、水墨这些东方独有的材料与来自西方的有机玻璃、铝合金、不锈钢铆钉组合起来,为观众呈现了迷人的、可三百六十度观赏的装置艺术品,介于“平面”与“立体”之间,用高超的技巧呈现了充满立体感的“石头”。展览中由一组“石头”的装置拼合成巨大的“中国地图”,更令观众叹为观止。知名艺术批评家汪民安也对蔡小松在丝绸上描绘石头的创意赞不绝口。他说,石头和丝绸是特有的中国玩物,它们就是中国的素材,中国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的国度,在这样一个全球注意力将政治和经济实力作为评价核心的时代里,蔡小松告诉我们,中国可以被想象为一幅艺术地图。
纽约的5块石头
如今,蔡小松的作品已经不再是中国文人的供石,而是包括了宇宙星球,以及古希腊遗迹中的石头——石座与石柱。
今年3月,在纽约“亚洲艺术周”的中国当代水墨展上,蔡小松有5件作品参展,且都属于“文明的回声系列”。它们分别是《吴彬与布莱斯峡谷的交响》、《古埃及箭簇与羚羊谷曲线》、《玛尼堆与印第安的召唤》、《雅典玉兰残件》以及《中国御花园赏石》,世界四地奇石美国西部石林、古埃及箭簇、中国灵璧与雅典玉兰石刻纳入其笔下。其中,《吴彬与布莱斯峡谷的交响》既描绘了他收藏的一块用明代画家吴彬的绘画为本打造的供石,又融合了他在美国布莱斯峡谷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