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焦点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从保险销售到全方位财富管理:
    一位保险营销员的变迁
  • 建设多元、包容的机构投资者
    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
  • 高质量服务
    是维持客户忠诚度关键
  •  
    2013年3月5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财富管理
    从保险销售到全方位财富管理:
    一位保险营销员的变迁
    建设多元、包容的机构投资者
    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
    高质量服务
    是维持客户忠诚度关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建设多元、包容的机构投资者
    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
    2013-03-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完善我国机构投资者结构,亟待增加长期资金的比重,养老金、公积金的入市,一直被看作是改善上市公司治理、增强买方力量的重要砝码。我们期待增加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的入市比重,改善机构投资者结构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 孙杰

      

      一、良好的公司治理与成熟的资本市场互为前提,改善上市公司治理必须进一步发育资本市场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资本市场的基础,它能够降低代理成本,使企业能够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做出正确决策;能够切实保护股东权益,为投资者提供信心保障;可以减少公司失败,降低金融风险,维护市场稳定。

      同时,资本市场也为公司治理改进提供了平台。成熟的资本市场拥有庞大的机构投资者,将有力促进公司治理的改进。资本市场的股权激励机制、收购兼并机制、股票价格的波动、股东的“用脚投票”可以激励和制约管理层,引导或强制纠正公司治理的低效率。高效的资本市场,可以准确地将公司信息反映在股价之中,便于投资者获得公司信息。另外,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对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像美国这种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其实体经济在危机中显示出了更强的弹性和更快的恢复能力,这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广泛的参与群体,能够更好地分散市场冲击,化解危机的不利影响。

      

      二、机构投资者是成熟资本市场中一股理性力量,发展资本市场必须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队伍

      成熟的资本市场拥有庞大的机构投资者主体,他们价格发现较为理性,因此,市场稳定性较好,市场指数波动率比较低,稳定性高,如美国、加拿大市场年波动率基本保持在10%左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等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比例大都是达到90%以上。

      我国基金业总体发展速度较快,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日渐增强。截至2012年底,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产3.61万亿元,较上年分别增加21.92%;管理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专户理财资产分别增加22.5%、28.9%和55.3%。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所持A股流通市值占比17.40%,上升了1.73个百分点;自然人投资者持股占比25.33%,下降了1.22个百分点;企业等一般机构持股占比57.28%,下降了0.51个百分点。

      作为资本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基金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市场新股发行询价、上市公司治理等制度改革。但是,目前基金投资人仍以散户为主,市场买方力量过于薄弱,资产管理作为整个资本市场的买方,其发达程度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

      正如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所指出的,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要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的机构投资者队伍,有利于发挥促进资本形成和财富管理的功能,带动社会和民间投资,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家已经看到,随着基金法的修订和证监会相关配套文件的发布,适当降低了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三类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的门槛,增加了向股权投资管理机构(PE)和创业投资管理机构(VC)等其他符合条件的资产发放公募牌照。这不仅为基金管理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开辟了渠道,有利于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也为PE/VC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便利。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PE/VC既可以为真正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完善治理结构,优化激励机制。企业则可以借助PE/VC提供服务平台,实现快速稳健发展,形成竞争优势。此外,PE/VC未来不仅可以在一级市场交易,还可以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转让,这都有利于PE/VC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

      建设强大的买方队伍,这不仅是量的概念,还需要调整投资者结构。当前我国机构投资者结构存在的主要不足,是长期资金比重相对较低,这直接影响到了对公司治理的价值导向。完善我国机构投资者结构,亟待增加长期资金的比重,养老金、公积金的入市,一直被看作是改善上市公司治理、增强买方力量的重要砝码。我们期待增加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的入市比重,改善机构投资者结构。

      

      三、我国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关系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多元的机构投资者将发挥积极作用

      从成熟市场经验看,基金等作为资本市场的买方,其功能的发挥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金规模尚小,参与二级市场买卖博取价差收益;第二阶段随着机构投资者不断壮大,开始与IPO承销商博弈,促使定价向理性回归;第三阶段随着市场效率提高,套收利益渐小,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转为与上市公司博弈。基金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最大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其参与定价和公司治理的功能发挥还处于起步阶段,资本市场买方功能还需向更深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改善上市公司质量,对外部机构的介入有着内在需求。格力电器2011年年度股东大会董事会换届选举,由流通股东耶鲁大学基金会与鹏华基金联合推选的董事冯继勇以高票顺利进入董事会,机构投资者真正利用自己手中的筹码改变了上市公司的重要决议,表明公募基金具有参与公司治理的意愿,也能够在公司治理改革中发挥作用。

      目前,基金业协会正积极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加大《基金公司对外行使投票权指引》落实力度,促进基金管理公司切实履行受托人义务,规范基金对外行使投票权行为。协会还将进一步吸纳资产管理类特别会员,形成涵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养老金管理机构、信托、QFII、私募股权投资、阳光私募等机构的多元、包容的买方力量,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应有作用。

      (该文为作者在融资中国2013资本年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