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走出村镇银行的独有道路
  • 在更高水平上重构公平发展新秩序
  • 别让某些市场“作手”
    把两融业务这本经念歪了
  • 冤哪,我不是这张信用卡主人!
  • 如何达成通胀调控目标与经济平稳增长的平衡
  • 调整最低工资该有长效机制
  •  
    2013年3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走出村镇银行的独有道路
    在更高水平上重构公平发展新秩序
    别让某些市场“作手”
    把两融业务这本经念歪了
    冤哪,我不是这张信用卡主人!
    如何达成通胀调控目标与经济平稳增长的平衡
    调整最低工资该有长效机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走出村镇银行的独有道路
    2013-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杨 涛

      杨 涛

      作为中国内地的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2007年2月设立,距今已六年了。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经银监部门批准设立的村镇银行已达1502家。在经历了早期的蹒跚前行之后,近两年村镇银行可谓突飞猛进。然而,在数量扩张的背后,其中的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

      从某种意义上讲,村镇银行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弥补农村金融布局的薄弱环节,但其发展路径和模式,却值得反思和商榷。在国外,按照现代金融业标准,小银行这类专业化组织似乎越来越不流行,它们集中于特定客户群的比较优势,在金融危机中变得更脆弱。如上世纪80年代的存贷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大量美国小银行纷纷破产倒闭。

      但小银行仍具有丰厚的生长、繁荣的土壤。一方面,其所能发挥的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远高于世人的想象。如去年初,时任美国FDIC代理主席马丁·格伦伯格就说,“尽管资产不足10亿美元的社区银行,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低于11%,但其向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却占到全行业的近40%。”同时,在美国,小企业创造了大约三分之二的就业岗位,更占据新增就业的大部分比重。可见,小银行通过间接影响就业,对于居民收入、消费乃至经济增长都有深远影响。小银行熟悉自己的客户,通过运用“软信息”,建立独特的风险识别机制;小银行更加亲民、更能为小企业和普通人带来切实好处。

      在我国,尤其在县域以下的乡镇和农村,同样有小银行得以扎根的宽阔土壤。除了村镇银行,许多地方的中小城商行和农商行,已在服务地方和小微企业方面,探索出了值得称赞的创新道路。相比而言,村镇银行虽在数量、资产规模等许多指标上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布局失衡、清算结算等基础设施支持不足、配套保障政策有限、负债业务难易两极分化等突出问题,既反映出改革协调的不足,更凸显了现有发展路径的误区。最为重要的,就是过度追求商业化金融的负面结果。

      在农村金融领域,农村信用社在处理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合作性金融的优势被摒弃,向商业化银行转型成为主流。对于被涉农呆坏账困扰多年的农村金融改革来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化定位,也是情理之中。然而,放眼各国,小银行的发展,主要还是体现出合作性与政策性为主、商业性为辅的特征。合作性金融历史久远,即使在今天,还是许多国家农村金融领域的主角。至于政策性,也取决于小银行特殊的经济政治价值。如美国社区银行,许多都在美国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体系的“羽翼”下运营,后者则是典型的准政府组织和政策性金融机构。

      可以说,各国小银行面对的业务领域,通常都是相对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实际上,过分追求商业化会给村镇银行改革带来诸多陷阱。例如,相关审慎指标过严、扶持政策不足、业务偏离农村等都与此相关。事实上,这样做,也难以体现政府在其中应有的职责,更不能充分展现小银行机制的内在灵活性。

      与此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村镇银行的发展动力,究竟是计划还是市场。现有村镇银行的快速发展,由从银监会到各地银监局、以及地方政府的热情推手。由此也带来相应的问题,如在“大干快上”的背后,各地村镇银行基本遵循“简单复制”的样板,难以发挥地方小银行固有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区域差异极大的金融需求特点。再比如,地方政府的认可,是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首要条件,而在地方金融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地方热衷于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背景下,村镇银行也成了体现政绩重要的内容。由此,也出现了不少在“拉郎配”模式下的“银企对接”或“拉存款”。

      正是在行政思维模式下,村镇银行发展遇到更多额外问题。金融改革需要面对风险,而作为改革主导者的银监会,其首要任务却是防范风险,其中存在内在矛盾,而不同部委之间的政策协调配合难度甚大。笔者因此认为,从计划转向市场,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

      当然,如何转向市场,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但起码有两点需要指出。一,各国小银行的股东,往往都是地方投资人和管理者,这也使其利益与小银行命运紧密联系。而在村镇银行缺乏内部制衡的股东结构下,商业银行往往把其作为分支行来布局,或者当成实施监管套利的工具。即使是外资银行,多数也是为了维系政府关系,获得间接监管利益。二,正是在计划思路和强烈的金融父爱主义影响下,才有了村镇银行以风险控制为主的思路,而非以实现服务功能为首要目标。其实偶尔有小银行倒闭和新设,在各国都是极常见之事。或许在完善金融破产制度同时,先放松农村金融的机构管制,允许机构更易进入和退出,可能更易促进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金融机构的“大”与“小”都不可或缺。村镇银行的发展符合全球金融大潮流,但是不应放弃行政式规划与设计思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