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绩优公司群体 崛起医药生物“板块”
  • 再购正大青春宝两成股权
    上海医药力推市场化改革
  • 2013年医药产业迎三重利好
  •  
    2013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公司·热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公司·热点
    绩优公司群体 崛起医药生物“板块”
    再购正大青春宝两成股权
    上海医药力推市场化改革
    2013年医药产业迎三重利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013年医药产业迎三重利好
    2013-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宦璐 ○编辑 邱江

      ⊙记者 宦璐 ○编辑 邱江

      

      医药板块已经调整数日——前天该板块整体下跌2.88%,跌幅远超大盘;昨天则缩量下跌0.74%。在流动性收紧的担忧中,市场似乎正在抛弃前期相当热门的医药板块。不过,在记者看来,对中国医药产业来说,2013年是一个最值得期待的年份。

      首先,“招标大年”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华海药业副总裁王飚认为,2013年是国家基药年、医保年。“今年医保药物要招标,新基药目录公布后各省也要招标,今年是招标大年。如果在今年做好招投标的各项工作,等于为公司未来5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国医药营销专家杨昌顺表示,2011年、2012年只有零星几个省份对药品招投标,明显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今年预计会有20个省级单位重新开标,企业都在摩拳擦掌,以图在招标中实现更广更深覆盖。

      记者在调查中也了解到,湖南省2013年医药招投标工作已如火如荼地展开,相关领导已奔赴企业深入了解情况。“希望我们的大品种能进湖南的医保目录。”尔康制药的销售负责人对今年的医保招标可谓胸有成竹。

      杨昌顺表示,三年一版的新基本药物目录也将为生产企业打开爆发式增长的巨大空间。“2009年第一版的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后,我们发现很多企业产品开始在基层市场放量,随之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而今年的新基药目录进一步要求覆盖全部医疗机构。”

      其次,在医保药物招标、基本药物招标的引领下,另一“政策红利”值得企业关注。近日,记者在采访GSK的一个区域营销主管时发现他略显焦虑,背后的原因则是各地扶持国产药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举例说,像四川省就明确提出扶持国产药品,如果一个药有国产和外资两种,则要求国产药品的采购占比不得低于40%,外资药品的营销压力势必越来越大。

      在外资医药公司觊觎基层医疗市场的同时,国内医药企业也正跃跃欲试。在第一次面见拥有4800张床位的华西医院的院长时,王飚就直截了当地发问,“如果20年后中国自主药企全军覆没,你这个全球第一大医院的院长需要负什么样的责任?”对方思索良久,并最终同意引进中国自产药品,华海的药物也首次如愿进入这家综合性大医院。

      第三重利好,则是“两会”期间大部制改革方案出台,涉及医药卫生监管部门调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卫生部独立出来,“医”和“药”完全分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将加速淘汰质量安全不达标药品,从而促进行业兼并整合,提升医药行业集中度。重视研发、质量可靠的国产品牌药企有望从中受益。

      交银施罗德最新发布的《每日视点》认为,医药作为必需消费品,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很小,加之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导致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提升,给医药行业带来持续稳定的需求增量。

      此外,在诸多食品安全、环境等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个人在医药方面的消费支出会越来越多,医药行业的利润空间客观存在,医药企业业绩也将有望超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