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掩“体质羸弱”
⊙记者 李小兵 ○编辑 邱江
截至3月14日,沪深两市披露亏损年报的公司已达23家。记者查阅这些公司披露的亏损原因后发现,“受国际国内政策调整、行业不景气;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依然是其采用频率最高的表述语。此外,如新都酒店这种另类亏损的公司,则将亏损原因归咎于对外发放的高息贷款逾期未还须计提坏账准备,暴露出2012年亏损公司的一些新特点。
显然,试图靠“放贷扭亏”的新都酒店,暴露出的是一些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的后果。据披露,公司在2012年1月至2月期间向其认为资信良好的宁甬贸易、华通鼎租赁、浙甬贸易、美伦投资发放了合计高达6500万元的财务资助款。其中,公司向宁甬贸易、华通鼎租赁、浙甬贸易收取的资金占用费年息高达30%,借予美伦投资的年息为18%。但未曾料到的是,至去年末借款到期时,相关方均未能及时偿还借款。因此,公司不得不计提坏账,导致亏损加大。
由斯米克“改头换面”而来的*ST上控给出的亏损理由,则让人感受到公司经营的不堪一击。在公司的表述中,房地产行业调控打击了公司的开工率;按理是“断臂求生”之举的减少直营店数量,也成为公司销售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公司上海基地生产线陆续停工,并逐步转移至江西生产基地,发生的相关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员工离职补偿、停工损失、搬迁费用以及保安律师费达9000多万等。
与*ST上控相似的还有北人股份。公司称国外公司在我国投资建厂,导致公司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减弱,市场占有率下滑。
“这实在悲哀。”昨日有分析人士表示,“我们的企业跑出去不行,在家门口也挨打,‘体质’太差了。”
S*ST聚友则泄露了公司“营业能力不佳”的现状。S*ST聚友称,公司所处行业为信息传播服务业,随着行业壁垒的逐步放开,三网融合渐行渐近,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公司现有业务的发展空间形成挤压。此外,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地域经济和政策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对公司现有业务的影响也比较大。在财务状况尚未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行业技术的发展,公司面临的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事实上,公司自身在行业技术方面的落后才是致命的,因此才会在信息传播服务业这个颇 被看好的行业里“陨落”。
在亏损的23家公司中,恰逢行业不景气的公司无疑占了多数。如钢铁行业的*ST韶钢,深受光伏行业影响的安彩高科、新大新材,以及山东海化、青岛碱业、中船股份、万好万家等。其中,*ST株冶对亏损原因的表述颇具代表性。*ST株冶称,一是公司主营业务是铅锌的冶炼加工,没有自己的矿山,这决定了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以赚取微薄加工费为主,且这种盈利模式单一的局面暂时没有改变;二是市场原料供应紧张造成市场加工费与实际加工费倒挂;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未能得到全面提升。公司同时还提出,其面临“两型”社会和城镇化建设发展带来的环保压力、原料紧张等诸多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见,无论亏损公司在这些“自述”中怎样为自己解释,但仍传递出了颇多信号,即技术创新有缺陷,随之而来的就是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产品利润微薄,进而引致市场逐步或快速萎缩,最终落入经营上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