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第三方支付在改变金融业态
  • 当前中国的“改革红利”从何而来
  • 看宏观经济运行轨迹
    更可能是“弱复苏”
  • 质检报告怎么成了“罗生门”
  • 美国新财长访华会带来哪些“见面礼”?
  • 公道与私情
  •  
    2013年3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第三方支付在改变金融业态
    当前中国的“改革红利”从何而来
    看宏观经济运行轨迹
    更可能是“弱复苏”
    质检报告怎么成了“罗生门”
    美国新财长访华会带来哪些“见面礼”?
    公道与私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国新财长访华会带来哪些“见面礼”?
    2013-03-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王 勇

      

      美国新任财长杰克·卢将从今天起访华,开启其上任以来的首次海外之旅。恰逢中国“两会”闭幕、中国政要新阵容刚刚形成的当口,新财长上任首访中国,凸显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那么,杰克·卢到访,究竟会带来哪些“见面礼”呢?

      就在杰克-卢将访华前,美国劳工部3月8日公布的美国最新非农数据意外强劲,让美国政府对未来经济前景信心满满。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幅远高于市场预期,失业率降至2008年底以来最低水平的7.7%,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3.6万人,预期增加16.0万人。整体来看,劳动力市场复苏有所提速。而且,此前一天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消费信贷总额增至创纪录的2.7953万亿美元,按年率计增长7.0%。其中用于教育、休假和购买汽车等方面的非周转性信贷按年率计算增长10.0%,增至1.9444万亿美元;用于信用卡消费的周转性信贷按年率计算增长0.1%,增至8509亿美元。个人消费开支约占美国GDP的70%,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信贷的大幅增长,为美国经济的复苏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不过,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复苏尚不稳固,仍会有反复,而且现状相距彻底或持续的复苏仍有较大差距。最新数据显示,去年,美国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4846.8亿美元,增长8.5%,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2.5%。其中,中国对美出口3517.9亿美元,增长8.4%;自美国进口1328.9亿美元,增长8.8%;对美贸易顺差2189.2亿美元,扩大了8.2%。鉴于中美间重要的贸易伙伴关系,为了应对美国、亚洲与世界急切需要解决的经济及安全挑战,杰克-卢访华所带来的“见面礼”之一,或会积极强调加强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

      自3月1日起自动减赤机制生效,美国政府决策者目前正被迫大幅预算削减。去年至今,美国国会两党在财政悬崖、债务上限和自动减赤机制问题上针锋相对,僵持不断。今年1月31日,参众两院终于都通过了将债务上限法律效力延后三个月的法案,算是暂时消除了政府无法支付账单的风险,但该法案并没有上调美国总额16.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只是技术性地将政府举债授权延期至5月19日。为此,杰克·卢接下来将要迎接提供美国政府短期资金的动态预算决议即将在3月27日到期、债务上限机制5月19日重新启动,找到一个折中办法来减轻850亿美元政府开支削减所带来的经济打击这样“三道关卡”的挑战。美国财政部上周五公布,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所持美国债总计12645亿美元,稳居世界各国及地区首位,而且中国已连续四个月增持。而据1月的数据,美国通过发行国债向外国政府借得的每一美元中有约0.23美元来自中国。就以美国当前面临的财政及债务窘况,杰克·卢也有义务积极向中国通报,或许还会期望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这可能是杰克·卢此行带来的“见面礼”之二。

      到目前为止,美国到访中国的财经高官和政要,无一例外地都将人民币汇率作为重要会谈议题。奥巴马总统3月14日在给刚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习近平打来贺电时还强调,美国欢迎中国对推动更灵活的汇率做出的承诺。看来,杰克·卢访华带来的第三件“见面礼”或许还是人民币汇率问题。这不禁使人们想到美国前任财长盖特纳。回顾四年来的中美经济关系走向,盖特纳是核心人物之一。他参与设计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构筑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智慧创举。美国政界有不少人认为盖特纳对中国过于友好。但实际上,虽然盖特纳确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但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维护国家利益,他在不同场合的表态都是出于政治需要。2009年初,在参议院批准任命盖特纳为财长的听证会上,他就把中国称为“汇率操纵者”,并表示要对中国汇率问题采取强硬政策。而当他坐上财长位置后,在财政部每年两度的汇率报告中,从未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者”的标签,只是说低估。在一些学者眼中,盖特纳的对华政策采取的是“柔术”,即友善交往,给予中国足够的尊重,同时为美国争取实际利益。在盖特纳的“柔术”下,四年来中美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取得了互利共赢之效。

      杰克·卢会不会继续盖式的“柔术”呢?从历届美国政府对人民币升值以及汇率改革的期望值来看,不排除杰克-卢还会打人民币汇率牌,敦促人民进一步升值的可能。不过,人民币升或贬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从今年央行工作会议有关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以及政府工作报告有关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表述来看,这次杰克·卢访华会有很大收获的。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