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第三方支付在改变金融业态
  • 当前中国的“改革红利”从何而来
  • 看宏观经济运行轨迹
    更可能是“弱复苏”
  • 质检报告怎么成了“罗生门”
  • 美国新财长访华会带来哪些“见面礼”?
  • 公道与私情
  •  
    2013年3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第三方支付在改变金融业态
    当前中国的“改革红利”从何而来
    看宏观经济运行轨迹
    更可能是“弱复苏”
    质检报告怎么成了“罗生门”
    美国新财长访华会带来哪些“见面礼”?
    公道与私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公道与私情
    2013-03-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袁 东

      袁 东

      “论文,公道也。”这是那位18世纪才俊、“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言及文章时强调的。在他看来,公道不同于私情,因而,文章不是“家书”、“子戒”之类。

      其实,公道与私情并不完全对立。公道者,若不渗入私情,难以引发共鸣,如此文章也就难以被广泛接受和流传。文章当然不是“家书”或“子戒”,但好的“家书”和“子戒”也可能是篇好文章。唯有面对家人子弟时,才是真心表述。私情最真。就是这位郑板桥,不也同样将他写给弟弟的16封家书,当作了一篇篇文章,并集成了《十六通家书》而广为人知吗?大部分当代中国人恐怕更喜欢曾国藩的家书,而不是他的公道文章。

      对美国金融业有着重大影响的J.P.摩根,给儿子的每封信也都是情真意切的好文章。后来,有人将其中的32封信件集结成一本书《摩根信札——财富巨擘给继承者的商业忠告》,这被认为“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相比而言,郑板桥视文章有“大小乘法之分”倒是有道理的:“文章有大乘法,小乘法。大乘法易而有功,小乘法劳而无谓。”大乘法的特征:“理明词畅,以达天地万物之情,国家得失兴废之故。”哪些文章算是大乘法呢?“《五经》、《左》、《史》、《庄》、《骚》、贾、董、刘、诸葛武乡侯、韩、柳、欧、曾之文,曹操、陶潜、李、杜之诗,所谓大乘法也。”相比之下,小乘法者,一味“取青配紫,用七谐三,一字不合,一句不酬,捻断黄须,翻空二酋,究何与于圣贤天地之心、万物生民之命!凡所谓锦绣才子者,皆天下之废物也,而况未必锦绣者乎?此真所谓劳而无谓者也。”

      至于郑板桥一再强调“文必切于日用”,不能像宋明理学那样“执持纲纪”,否则,就“只合闲时用着,忙时用不着”。则未免过于偏差,可谓只知一面,不见另一侧。如果天下文章,都像郑板桥一再推崇的韩信获封大将军时的演讲,诸葛亮首次面对刘备时的“隆中对”那样,才是顶级的“切之又切”,就过于实用主义了。不要说一般的理论与思想难以存继和丰富,就是当时的韩信和孔明,也不可能有“切之又切”的言词。须知,实用主义的文章,恰恰是思辨性抽象理论指导下的产物。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特别是后者,过于实用,就会看不远也走不远。

      先秦之前,诸子百家的中国学说原本是虚实结合的。可是,自秦之后的近两千年里,中国学说大多以科举、兵法和政论等实用为主,始终缺乏形而上的理性思辨,致使中国的科学精神不足,进而在哲学、科学理论、技术进步以及艺术上被经过启蒙运动洗礼过的西方远远抛在了后面。而被后人认为趋向实用的汉学,就因为过于为形而下的具体考虑,反而最终走向借助超验的力量,试图去统合各种学说。作为突出代表的董仲舒,就在过于实用的促赶下,拿起“天人感应”的招牌,去为“独尊儒术”寻找学理依据,结果落入了反理性的虚妄之中。

      相比之下,宋朝朱熹的理学,则有着理论上的气势,理学的抽象思辨,使得“处于散落状态、感觉状态”的儒学,有了严密的哲学逻辑,于是开始构建起了完整形态的儒学。在此基础上,经由明朝王阳明发展了的“心学”:“心外无物”、“心外无学”、“知行合一”,使“形而下”与“形而上”有了明确的界定,理学也有了认识论意义上的大体轮廓。

      以朱熹和王阳明为代表的这种所谓“玄虚”,恰恰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少有的思辨理性学说,使过于形而下的具体实用感性,稍稍向形而上的抽象理论靠拢,正因为如此,这两位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古典哲学家。在这一点上,可以套用袁枚的说法:“不尊宋儒可,毁宋儒则不可。”

      板桥先生所谓文章应避“一身一家之事”,而应专注属“天地万物之事”的忧国忧民,实则是一种宏大叙事的主张:重群体,轻个体,重纪纲与秩序,轻自在与本性,只有责任没有权利。这又与他那“文必切于日用”的主张相矛盾。但是,郑板桥的叙事方式和视角在中国历史上是普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来是连续而一体的,但越来越省略成偏重甚至只是治国和平天下了。总体上,这可能也是致使中国历史上排挤以至打击个人主义,学说学问缺乏个人主义方法论的文化根源所在。这种状况,导致中国社会缺乏激励性,约束和压抑过多,社会的创新精神缺乏。

      个人主义方法论,不仅是近现代哲学理性与科学理性的体现,奠定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分析基础与框架。个体,不是“单个数”,而是集体和“平均数”,若将个体当作集体的附属,当作无自在自由的木偶,甚至只是一种虚拟,那一定是令人生厌甚或十分疯狂的“假大空”。如此说来,“一家一身之事”正是“天地万物之事”的根源与归宿,只谈后者而不讲前者,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干瘪僵硬,了无生气。

      时至今日,抽象思辨理性,个人主义方法论的实在,以及两者如何结合,仍然是中国社会在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