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近期股指持续下跌对应着一轮利空消息的快速消化,虽然未来依然充满变数,但1949点的V形拐点力量还会继续释放并鼓舞市场的做多情绪。而且,当前外围市场强烈的牛市氛围,也或多或少会对A股构成支持。
近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已打破12年区域震荡格局,转入迭创新高状态。更为重要的是,欧洲的标普500指数、法兰克福DAX指数、伦敦富时100指数均已接近历史新高,长期熊市格局的日经225指数也成功突破2008年以来的大型箱形震荡,并突破1990年见顶以来所形成的第三条扇形线,转势特征开始显著加强。值得再次强调的是,美股的持续强势,与美国经济增长转型路径日趋清晰有关:一是能源突破,核心是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低成本能量供应正在支持制造业复苏,像福特、通用、克莱斯勒、陶氏化学等制造业巨头都在回归本土设厂,并开始吸引西门子、丰田等海外企业,给美国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二是核心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包括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AI)、3D打印技术和新型材料,新产业革命所带来巨大的市场能量。
反观转型期的中国,发展路径是清晰的,政府所确定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像北斗导航、4G、通用航空、智能制造、智能电网等已开始布局。不可否认,要在能源成本居高不下、土地成本持续上升、劳动力成本刚性上涨、劳动者技能与素质徘徊不前的背景下,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面临的挑战众多。与此同时,企业微观层面也不乐观,2012年非金融上市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60%,而制造业净资产收益率(ROE)又低于10%。两相比较,我国经济增长复苏就显得脆弱,加上A股的市场化、国际化改革,进一步增加了A股的波动性。不过,反过来推测,经济转型非常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使之成为转型的“助力器”。就像日本1970年开始的经济转型历程,GDP增长速度由10%下降至5%左右,伴随转型,日经225指数迈开长达15年的慢牛行情,由3300点持续上行至1989年的38000点,累计涨幅超10倍,如此强劲的股市表现有效支撑了日本经济的转型升级。笔者对中国的经济转型是乐观的,简而言之,中期内,绝对低估值的传统产业股将奠定长牛根基,而新产业蓝筹股(超级成长股)的持续成长成为牛市推动力。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我们都不要奢望再出现类似于“5·19”或2005-2007年的飙升行情。一方面,经济增长进入转型期,因传统产业的衰退与新兴产业的崛起同步,力量上形成相互制约;另一方面,双向交易制度的形成,缺乏资金推动型的单边上涨的能量。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当前重要策略是要善用管理资产与利用交易杠杆,积极调仓换股。对于以股息回报为主的价值型品种,可以进行融资融券交易,善用杠杆才是智者。也可以进行约定购回式交易,既锁定成长蓝筹股,也盘活资产。对于不符合长期产业发展方向的高估值品种,最好的办法就是换股,置换为超级成长股或成长行业指数ETF,而不是盲目等待。
总体上讲,本次调整到目前并没超出正常的调整范围,即回撤至中长期均线(72-250日线)附近属于常态的调整。而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等众因素只是巧合,也成为调整导火索,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场悲观情绪。不过,跟以往一样,地产股的股价调整速度总是快于房地产价格调整,急挫后的地产股已得到绝对估值的支撑,开始酝酿反弹动力。
(执业证书:S1450611020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