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新一届财金班底的最大挑战
  • 尽力发挥地方政府金融管理的正能量
  • 理该严格禁止
    限售股用于股票质押融资
  • 银行理财管理费的超额收益
  • 货币供应较快增长并不必然导致通胀
  • 存款征税:塞浦路斯情急一博
  •  
    2013年3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新一届财金班底的最大挑战
    尽力发挥地方政府金融管理的正能量
    理该严格禁止
    限售股用于股票质押融资
    银行理财管理费的超额收益
    货币供应较快增长并不必然导致通胀
    存款征税:塞浦路斯情急一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一届财金班底的最大挑战
    2013-03-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子勋

      周子勋

      中国政府新一届财金班底3月16日正式亮相,其中,尤以留任的央行行长周小川、新任的财政部长楼继伟、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商务部长高虎城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将分别主导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宏观政策规划协调和贸易流通。未来五年,摆在他们面前的核心挑战在于,长期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对外部市场和低成本要素投入投资驱动的依赖,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和质量;短期看将是防止投资过热、通胀和金融风险。而眼下,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控制房价过快上涨。

      过去十年,北京市楼价上涨了365%,上海市一手房价格上升341%,广州和深圳则分别上升261%和233%。虽然中央政府多次明确表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但楼价依然节节攀升。国家统计局前天公布的今年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升2.1%,为连续第二个月上升,且升幅明显扩大。昨天,由央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68%的居民认为房价“高,难以接受”,这个数字较上季提高1.3个百分点。 预期下一季房价“上升”的居民占比为34.4%,较上季提高了5.4个百分点。

      房价在楼市调控从严的情况下依然反弹,至少有两个因素值得关注:一是调控目标的选择。调控起初以限制房价过快上涨为目标,最后变为房价“回归合理价位”为目标。二是调控方式和手段。从近三年来,各种政策手段出了不少,但最具有杀伤力的主要手段还是行政手段。但正如专家所言,这两个方面都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在当下的中国,房地产是个有极大需求容量的大市场。特别是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人口众多,即使出台了限购政策,刚性需求仍然旺盛。2012年末,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52.57%,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占总人口17.43%。如果未来的城镇化将流动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将非常巨大。可以预期,在中国人的财富积累过程中、在城镇化进程中、在投资品还很缺乏的时候,房地产注定是个在相当时期内都会吸引资金追逐的资产。这使得新一届政府的调控形势异常严峻。

      无疑,维持房地产调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重要思路。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就表示,“我们有一些结构性的政策,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运用,比如说首付比例和专门针对房贷的利率,还有专门针对房地产的一些价格调整措施,这些措施还会继续使用,有的还会继续加大一定力度,这不是总量政策,而是结构性的信贷政策,可以通过这个来实现控制房价的目标。”

      不过,房价的上涨,大大压缩了新一届政府的政策操作空间。因此,新一届政府恐怕要转换思路,从国民经济更大的系统中来考虑改革和调整。比如,房地产调控不能再以房价涨落作为政策目标,而应以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避免风险为主要目标;应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调整相结合,降低房地产业占用经济资源的比例,使房地产业成为获利正常的普通行业而非暴利行业;而让政府逐利之手从房地产市场中撤出,政府改革和角色调整是个重要前提,而这又涉及财政体制的改革。

      再如,加快住房信息联网制度建设。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与此前房地产市场的不正常升温有关,一定程度上,也与房地产领域的腐败交易,与近期密集曝光的“房叔”、“房姐”等官员腐败案件有关。近年来各地查处的一些贪官,许多人都拥有几套、十几套甚至几十套住房,住房成为腐败分子积累财富或洗白赃款的主要渠道。在此背景下,住房信息联网将成为助力反腐败的有力手段,查处房地产领域的腐败交易和官员违法拥有住房,将成为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再一个方面是加紧推进房产税的全面开征。目前房产税在重庆与上海还只是试点,而最终的征收范围肯定会扩大到全国。从短期看,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似可忽略不计,但从中长期看,房产税对房价影响将会逐渐显现。从国外的实例看,房产长期而言只能保值而不能增值。在美国,扣除通胀的真实房价指数以1890年为100,1990年也不过126,漫长的100年只增值了26%。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美国,不包括阿拉斯加,有几十个州都有平均税率为1.44%的房产税。我国一旦在全国开征房产税,即使家庭唯一的住宅免税,也将形成对房价的长期压力,不断挤压房地产泡沫。

      总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现在到了非得痛下决心逐一解决的时候。作为涉及面广、集纳度高的综合性产业,房地产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经济社会诸多矛盾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中央持续出手加强宏观调控,正是想从房地产这个切入口来推动解决社会深层次的矛盾,由此促进经济社会的战略转型。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专栏作者)